【題目】下列關于北方地區旱澇災害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在夏季風活動很強的年份,易造成北澇南旱
B.春季降水少,氣溫逐漸升高,干旱嚴重
C.夏季降水過分集中,許多河道排水不暢,常形成澇災
D.夏季氣溫高,降水量少,降水量小于蒸發量、干旱嚴重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世界海陸分布圖,完成下列各題。
【1】下列關于世界海陸分布敘述正確的是( )
A.“三分海洋,七分陸地”
B.亞洲東臨太平洋
C.南極地區以海洋為主
D.陸地集中分布在南半球
【2】關于圖中P點說法正確的是( )
A.位于東半球、北半球
B.地處中緯度地區
C.有極晝、極夜現象
D.經緯度是(23.5°S、60°E)
【3】日月東升西落的主要原因是( )
A.日月自東向西繞地球轉 B.地球公轉
C.地球自轉 D.日月自西向東繞地球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學校開展不同地區農業經濟發展差異研究,研究過程記錄如下。據此完成下列相關內容。
研究課題:影響農業生產的因素
研究思路:案例分析﹣﹣歸納總結﹣﹣遷移應用
研究資料:中國四大地理區域分布圖、生活案例
(1)案例分析
①耕作制度:甲區域 ,乙區域一年兩熟或三熟。
②農業類型:甲區域以種植業為主,丙區域主要發展 業。
③農業分布:說明丁區域種植業主要分布在河流谷地的原因。
④農業結構變化:臨沂某縣區80年代以種植小麥為主,90年代開始發展大棚蔬菜,遠銷國內外,近年來生態農業、觀光農業大規模發展,吸引力大量的外地游客旅游、參觀,這些變化說明 (多選)
A.當地糧食需求量減少,農民增收困難 B.當地自然條件發生變化
C.農業適應市場需求變化 D.科技推動農業發展
(2)歸納總結:由以上案例,歸納影響農業生產的主要因素。自然因素: ;社會經濟因素: 。
(3)遷移應用:如圖為我國東南沿海某區域A、B、C、D四地。其中A為城市郊區,B為遠離城市的平原地區,C為山地,D為海洋,根據因地制宜的原則,C區域適宜發展的農業類型是 家住A地的小雨建議當地減少水稻種植面積,改種蔬菜、花卉、發展魚、肉、乳、禽、蛋生產,你認為可行嗎?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面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4年3月5日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要加強環渤海及京津冀地區的經濟協作,京津冀將走向優勢互樸、互利共贏的經濟一體化道路。
(1)北京位于 平原西北部,西面和北面背靠群山,地勢特點是 。
(2)每年3月“兩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都在北京召開,說明北京是全國的 中心。
(3)繼2008年成功舉辦夏季奧運會后,北京再次獲得2022年第24屆冬季奧運會的主辦權,其中一個重要條件就是氣候適宜。根據“北京市多年平均各月氣溫和降水量圖”分析北京的氣候類型是 。
(4)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是我國第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北京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優勢是 。(填字母)
A.臨海,交通便利B.水資源豐富C.勞動力資源豐富D.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多
(5)北京既是我國歷史文化名城,又是現代化大都市,目前正朝著“國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目標邁進。為改善北京環境質量,結合材料,分析北京首先向河北擴散的產業可能是 。(填字母)
①鋼鐵工業②軟件研發產業③石油化學工業④影視文化產業⑤機械制造業
A.①③⑤B.①②④C.②③④D.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我國北方地形的敘述,正確的是
A.位于我國地勢的第三級階梯
B.有世界上最大的黃土分布區
C.有我國最大的平原──華北平原
D.山脈主要有長白山、秦嶺、大興安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地球五帶分布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因地球公轉產生的自然現象是( )
A. 時間差異 B. 晝夜交替 C. 五帶的形成 D. 太陽的東升西落
【2】劃分五帶主要依據是( )
A. 有無極晝極夜現象 B. 有無陽光直射現象
C. 有無明顯的四季變化 D. 獲得太陽光熱的多少
【3】五帶中,既無極晝極夜、又無陽光直射現象的是_________帶和 _________ 帶。( )
A. 熱帶和北溫帶 B. 北溫帶和北寒帶 C. 北溫帶和南溫帶 D. 南溫帶和南寒帶
【4】小明家有一口井,每年有兩天太陽直射在井底,小明家所在的緯度可能是()
A. 10°N B. 23.5°N C. 23.5°S D. 66.5°N
【5】北緯40°所在的溫度帶的氣候特點是()
A. 終年炎熱 B. 終年寒冷 C. 四季變化明顯 D. 旱雨季分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