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面圖幅相同的四張地圖,比例尺最小的是( )
A.世界地圖
B.中國地圖
C.安徽地圖
D.銅陵地圖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5年“地球日”活動中,中國區主題是“能見蔚藍”.“能”意味著可再生能源能夠帶來改變,“蔚藍”代表每個人對告別霧霾、尋回藍天的期待.下列舉措有利于實現“尋回藍天”的是( 。
A.推廣使用一次性筷子
B.增加私家車保有量
C.垃圾焚燒處理
D.提倡步行或騎自行車上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問題。
(1)日本國土南北狹長,南北氣溫差異________,主要受________位置影響。
(2)日本地域狹小,資源貧乏,工業所需的原料和_______主要依賴進口中。
(3)日本多火山、地震,日本的象征—_________是一座火山,火山分布地區往往_________眾多,為人們的沐浴、游憩提供了理想場所。多地震是由于日三個位于_________板塊與_________板塊交界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東北地區礦產資源分布略圖和長江三角洲地區略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東北三省的工業以_______工業為主,礦產資源具有_________多,儲量大的特點。
(2)20世紀90年代東北工業基地出現經濟發展滯后的現象,其原因有 (_____)
A.資源儲量增加 B.生產設備老化
C.產業結構單一 D.生產成本下降
(3)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_______(填圖中字母) ;圖中數碼①代表的鐵路線名稱是______________。
(4)長江三角洲地區是我國著名的“______之鄉”,這是因為該地區的地形以________為主,是我國重要的稻米產區;河湖眾多,是我國重要的 ________產區。
(5)長江三角洲地區的人們往返不同的城市之間,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樣,這種生活方式是_______,這種生活方式依據的條件是借助發達的(運輸方式)____ 和 ___________。
(6)讀圖可知:兩地區都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在工業發展過程中長江三角洲地區的不利條件是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兩國圖,完成下列問題。
(1)兩國共同瀕臨的大洋是_____________。
(2)橫跨亞歐大陸的_________鐵路,是第一亞歐大陸橋;俄羅斯的亞洲部分南部多山,可是該鐵路卻沿南部山區修建,原因是什么?
(3)圖中的序號和字母分別代表了該國的工業區,兩國的工業分布都不平衡,俄羅斯的工業多分布在__________豐富的地區, 俄羅斯工業最發達的工業區是_________工業區。日本的工業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_,形成這種分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歐洲西部簡圖,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題。
【1】小明一家去歐洲西部度假,以下哪項不是他們的見聞 ( )
A. A國多陰雨天氣,外出需要帶一把傘
B. B國餐桌上常見牛肉和牛奶,這與當地氣候密切相關
C. 目睹了世界上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萊茵河
D. 聽當地居民說,C國冬季可能會有洪澇災害
【2】以下國家和旅游景點的搭配,正確的是 ( )
A. A國—塔橋和仰光大金塔
B. B國—國會大廈和泰姬陵
C. D國—峽灣風光和比薩斜塔
D. E國—凱旋門和埃菲爾鐵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發揮優勢借風行船,明天會更好,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各國和南美洲巴西的經濟都處于發展階段,在人文、自然條件和資源方面有著很多異同之處,在發展中可以相互借鑒。讀圖14和圖15,回答下列各題。
(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世界上_______人種的故鄉,巴西最顯著的人口特征是:_______。
(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巴西緯度位置的共同點是,兩地河流中,_______是世界水量最大的河流,試分析其原因:_______。
(3)同為經濟發展中地區,兩地自然資源都很豐富。據圖可知兩地儲量均很豐富的礦產資源有:,巴西境內分布著全球約60%的熱帶雨林,被稱為“地球之肺”,它產生哪些巨大的環境效益?。
(4)20世紀以來,在發展中國家中,巴西經濟水平提升很快,發展歷程如圖16:
巴西經濟發展歷程可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提供的經驗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黃河流域簡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黃河的兩條重要支流汾河和渭河分布在
A.上游河段
B.中游河段
C.下游河段
D.中游和下游
【2】③是黃河上、中游的分界點
A.河口
B.湖口
C.宜昌
D.桃花峪
【3】出現“地上河”的河段在圖中所示的序號是
A.①
B.③
C.⑤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