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和“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圖”,完成問題.
【1】世界氣溫分布規律是( )
A.由南向北遞減
B.由北向南遞減
C.由低緯向高緯遞減
【2】南極圈內的平均氣溫與北極圈內的相比,平均氣溫要( )
A.高 B.低 C.相同
【3】南北回歸線之間平均氣溫>20℃,影響其因素是( )
A.地形地勢 B.太陽輻射 C.海洋面積
【4】南半球的等溫線比北半球平直,這是因為南半球( )
A.海洋面積大 B.陸地面積大 C.太陽輻射強
【5】圖中甲地的氣候特征是( )
A.高溫少雨 B.溫和多雨 C.高溫多雨
【6】圖中乙地的氣候類型是( )
A.熱帶雨林氣候
B.溫帶海洋性氣候
C.亞熱帶季風氣候
【答案】
【小題1】C
【小題2】B
【小題3】B
【小題4】A
【小題5】A
【小題6】A
【解析】
試題分析:
【小題1】世界氣溫分布規律有三條:①從緯度位置看:世界氣溫從低緯度向高緯度逐漸降低;②從海陸位置看:同緯度的海洋和陸地氣溫并不一樣,夏季陸地氣溫高,冬季海洋氣溫高;③從海拔高度看:地勢越高氣溫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
解:影響氣溫分布的因素主要有緯度因素、海陸因素和地形地勢因素等.相同緯度地帶,海洋和陸地氣溫不同,海拔高處和海拔低處氣溫不同.但從總體上看,世界氣溫從低緯度向高緯度逐漸降低.所以決定氣溫分布的基本格局的因素是緯度位置.
故選:C.
【小題2】兩極地區是指極圈到極點之間的廣大地區,北極地區以北冰洋為主,南極地區以南極大陸為主,兩個地區在特有生物、氣候等方面有不同的特點.
解:南極圈內以陸地為主,且為高原大陸,冬季陸地氣溫低;北極地區以海洋為主,冬季氣溫比陸地氣溫高;故南極圈內的平均氣溫與北極圈內的相比,平均氣溫要低.
故選:B.
【小題3】世界氣溫的分布規律是:從赤道向兩極氣溫逐漸降低.
地球圍繞太陽公轉時,地軸與地球公轉軌道的平面約成66.5°的固定夾角.這就使得一年內,太陽光線的直射點有規律地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移動,各地正午的太陽高度也隨之發生有規律的變化.除了赤道,地球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晝夜長短的變化.在南北極圈以內,甚至會出現“極晝”和“極夜”現象.
地球在公轉軌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陽照射的情況也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在中緯度地區,四季更替表現明顯.本題考查了地球公轉產生的地理現象,結合圖示理解解答.
解:讀圖可知,南北回歸線之間為熱帶,一年中太陽垂直照射兩次,平均氣溫>20℃.故選項B符合題意.
故選:B.
【小題4】在相同的太陽輻射條件下,海洋表面和陸地表面溫度的變化有很大的不同.緯度相同的地方,在夏季,海洋上氣溫低些,陸地上氣溫高些.在冬季,陸地上氣溫低些,海洋上氣溫高些.在中緯度地區,海洋和陸地地區月平均氣溫最高和最低的月份一般也不相同.氣溫分布主要受緯度、海陸、地勢等因素的影響.
解:南半球由于海洋面積廣大,主要受海陸因素的影響,故南半球的等溫線比北半球平直.
故選:A.
【小題5】習慣上,人們按照地球上的“五帶”來稱呼氣候,如熱帶氣候、溫帶氣候和寒帶氣候.科學家則主要依據各地氣溫和降水組合形成的氣候特征,劃分出一系列的“氣候類型”.
解:熱帶沙漠氣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歸線經過的內陸地區以及大陸的西岸地區,以圖中甲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地區最為廣大.由于常年在副熱帶高氣壓帶或信風控制下,終年高溫干旱,年降水量不足125毫米.
故選:A.
【小題6】習慣上,人們按照地球上的“五帶”來稱呼氣候,如熱帶氣候、溫帶氣候和寒帶氣候.科學家則主要依據各地氣溫和降水組合形成的氣候特征,劃分出一系列的“氣候類型”.
解:熱帶雨林氣候大致分布在南北緯10°之間的地區,包括非洲的剛果盆地和幾內亞灣沿岸,亞洲的馬來半島南部、(圖中乙)馬來群島的大部,南美洲的亞馬孫河平原等地區.由于常年在赤道低壓控制下,年均溫26℃左右,年降水量2 000毫米以上,各月降水量比較均勻.
故選:A.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沿我國北緯36°緯線所作的剖面圖”,完成下列要求.
(1)圖中A、B、C表示我國地勢的三級階梯,其中A為第 級階梯,C為第 級階梯.第二級階梯與第三級階梯的分界線是 .
(2)地形以盆地和高原為主的是第 級階梯;岳池位于第 級階梯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甲圖中的地形區G是 ,乙圖中的水利樞紐工程M是 .
(2)甲圖中河流下游是世界聞名的“ ”.
(3)黃河發源地F: 山;長江注入海域B: .
(4)長江和黃河共同流經的地形區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部分板塊示意圖,完成問題.
【1】圖中甲板塊的名稱是( )
A.美洲板塊 B.非洲板塊 C.亞歐板塊 D.南極洲板塊
【2】喜馬拉雅山脈是由印度洋板塊與下列哪個板塊碰撞擠壓形成的( )
A.美洲板塊 B.非洲板塊 C.亞歐板塊 D.南極洲板塊
【3】甲、乙板塊的分界線是紅海,受板塊運動影響,紅海將( )
A.面積擴大 B.面積縮小 C.面積不變 D.海底變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關于①~④地區農業的敘述正確的是( )
A.①地區以畜牧業為主
B.②地區的耕地以草地為主
C.③地區的水熱條件優越
D.④地區在河谷發展種植業
【2】我國自然資源地區分布不均,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①地區礦產資源匱乏
B.④地區缺少天然草場
C.南水北調工程是把長江的水流到黃河
D.③地區的油氣資源緩解了我國東部的能源短缺
【3】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南方地區人口密度最大,結合表可知( )
地理區域 | 占全國總面積(%) | 占全國總人口(%) |
甲 | 25 | 55 |
乙 | 20 | 40 |
丙 | 30 | 4 |
丁 | 25 | 1 |
A.圖中②地區與表中“甲”對應 B.圖中②地區人口最多
C.圖中③地區人口密度最小 D.圖中④地區面積最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若此時乙村的氣溫是20℃,則甲村的氣溫最可能是( )
A.17℃ B.3℃ C.23℃ D.33℃
【2】圖中等高距單位為米,則①地與③地的相對高度是( )
A.200米 B.300米 C.400米 D.500米
【3】幾條等高線在A處匯在一起,表明A處是( )
A.平地 B.溝谷 C.陡崖 D.山脊
【4】測得A,B間的圖上距離是2.6cm,則兩地實際距離是( )
A.23km B.1.3km C.13km D.2.3km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