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回南天”是一種天氣現象,人們會感覺到空氣特別潮濕。下圖為某城市“回南天”天氣過程氣溫變化圖。
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回南天”發生時,當地的天氣現象最可能是
A. B.
C.
D.
【2】“回南天”的形成過程是
①持續幾天氣溫較低②氣溫大幅升高③持續高溫④空氣濕度加大⑤狂風暴雨
A. ①—④—⑤B. ①—②—④C. ②—①—⑤D. ③—④—⑤
【3】圖中“回南天”天氣最可能出現在
A. 北京B. 哈爾濱C. 廣州D. 烏魯木齊
【4】受“回南天”影響,當地網購量增加的商品最可能是
①干燥劑 ②防風鏡 ③加濕器 ④除濕機 ⑤潤唇膏 ⑥電吹風
A. ②③⑥B. ①④⑥C. ①②④D. ②③⑤
【答案】
【1】A
【2】B
【3】C
【4】B
【解析】
回南天,通常指每年春天時,氣溫開始回暖而濕度開始增大,而導致天氣返潮的現象。一般出現在春季的二三月份,主要是因為冷空氣走后,暖濕氣流迅速反攻,致使氣溫回升,空氣濕度加大,一些冰冷的物體表面遇到暖濕氣流后,容易產生水珠。
【1】“回南天”出現時,空氣濕度接近飽和,墻壁甚至地面都會“冒水”,到處是濕漉漉的景象,空氣似乎都能擰出水來。而濃霧則是“回南天”的最具特色的表象,也可能出現降雨;故選:A。
【2】回南天是天氣返潮現象,一般出現在春季的二三月份,主要是因為冷空氣走后,暖濕氣流迅速反攻,致使氣溫回升,空氣濕度加大,一些冰冷的物體表面遇到暖濕氣流后,容易產生水珠;故選項B符合題意,故選:B。
【3】“回南天”天氣返潮現象,一般出現在我國華南地區每年的二、三月份,主要是因為冷空氣走后,暖濕氣流迅速反攻,致使氣溫回升,空氣濕度加大,一些冰冷的物體表面遇到暖濕氣流后,容易產生水珠;故選項C符合題意,故選:C。
【4】“回南天”出現時,空氣濕度接近飽和,墻壁甚至地面都會“冒水”,到處是濕漉漉的景象,空氣似乎都能擰出水來。需要利用①干燥劑,④除濕機,⑥電吹風來防止潮濕;故選項B符合題意,故選:B。
本題考查了特殊天氣的特征及分布。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黃河干支流示意圖”和“黃河四個水文站的數據資料”, 完成下面小題。
【1】據圖表信息,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蘭州到河口段,流量減少,含沙量減少B. 河口到桃花峪段,流量增加,含沙量增大
C. 桃花峪到利津段,流量減少,含沙量增大D. 蘭州到利津段,流量、含沙量同步減少
【2】河口到桃花峪河段導致含沙量變化的自然原因是
①經黃土高原,土質疏松 ②人口稠密,工業發達
③降水集中,多暴雨 ④不合理的工程采礦
A. ①②B. ②④C. ③④D. 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受季風氣候影響,我國水資源的季節分配和地區分布很不均勻。下圖為我國水資源空間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從圖中可以看出我國水資源地區分布特征是
A.從西向東減少
B.東北多,西南少
C.從東南向西北減少
D.北方多,南方少
(2)目前,我國解決水資源地區分布不均的有效方法是
A.跨流域調水
B.興修水庫
C.提高水價
D.海水淡化
(3)關于甲、乙、丙、丁四地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甲地處于半干旱地區
B.乙地是我國主要的溫帶草原區
C.丙地降水豐沛,河流汛期長
D.丁地夏季高溫,冬季寒冷,河流結冰期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19782018年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變化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我國人口
A. 自然增長率1982年后降到10%。以下B. 增長速度總體波動下降
C. 近十年總量保持穩定D. 總量逐年下降
【2】按照目前人口自然增長率的趨勢,推測未來20年我國
A. 勞動人口比重下降B. 老年人口比重減少
C. 人口結構更加合理D. 人口總量大幅增加
【3】下列漫畫中,能反映人口負增長帶來的問題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土地資源分布圖,回答問題。
(1)圖中A是 , B是。
(2)圖中C主要分布區的氣候類型為氣候,地形類型為。
(3)寫出土地利用類型D分布區甲地和乙地所屬地形區:甲地;乙地。
甲地沒有分布土地利用類型B是因為甲地;
乙地沒有分布土地利用類型A是因為乙地。
(4)為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提出兩條合理化建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示意我國風能的分布,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我國風能豐富區集中分布在三大區域:A區是東部沿海地區,該區地形以為主;B區主體位于西北地區,該區大部分地區降水較(多/少);C區為(地形區),該區位于我國地勢的第階梯。
(2)D區域屬于風能缺乏區,大部分位于(地形區),該區氣候以為主。
(3)南方地區風能缺乏,主要地形區有E和F等。
(4)下列省級行政區中,風能缺乏的是( )(雙選)。
A.湘
B.魯
C.桂
D.內蒙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示意圖,完成下列內容。
(1)A處為盆地。
(2)B為位于我國第二,三級階梯分界線上的山脈。
(3)F處是我國夏季氣溫最低的地方,影響其形成的最主要因是。
(4)我國陸上鄰國M為(填國家名稱),它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
(5)N為秦嶺,就干濕狀況而言,其南側多為(半濕潤、濕潤)區。
(6)下圖是我國四地氣溫降水資料,甲、乙、丙、丁位于不同的地理分區,位于E區域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