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為19782018年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變化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我國人口
A. 自然增長率1982年后降到10%。以下B. 增長速度總體波動下降
C. 近十年總量保持穩定D. 總量逐年下降
【2】按照目前人口自然增長率的趨勢,推測未來20年我國
A. 勞動人口比重下降B. 老年人口比重減少
C. 人口結構更加合理D. 人口總量大幅增加
【3】下列漫畫中,能反映人口負增長帶來的問題是
A. B.
C.
D.
【答案】
【1】B
【2】A
【3】B
【解析】
人口增長過快帶來的問題:人口過多對環境、經濟和社會都會產生巨大影響。如交通擁擠、住房緊張、就業困難、饑餓貧困。人口增長緩慢或出現負增長帶來的問題:國防兵源不足,勞動力不足,人口老齡化嚴重,社會負擔加重等。
【1】讀圖可知,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1996年后降到10%以下 ,故A錯誤;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的增長速度總體波動下降,故B正確;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2014-2018有明顯增長后下降,起伏較大,故C錯誤;圖中未顯示我國人口總量狀況,故D錯誤;依據題意,故選:B。
【2】讀圖分析可知,按照目前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總體呈下降趨勢,未來20年我國勞動人口比重下降,勞動力將不足;人口結構不合理,人口老年齡化比重增大;人口總量不可能大幅增加;故A符合題,故選:A。
【3】讀圖可知,圖A反映了人口過多造成的糧食短缺,故A不符合題意,圖B反映了人口負增長造成的老齡化嚴重,養老設施緊張,故B符合題意;圖C反映了孩子多的家庭給父母帶來沉重的壓力,故C不符合題意;圖D反映了人口過多造成社會醫療設施的緊張,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
本題主要考查人口的知識。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中國國家地理》推出“慢步中國”專輯,其中一條慢步路線是“走胡線”(“胡線”即“胡煥庸線”,是指黑河一騰沖兩地的連線)。該路線為四個地段:東北段、山西段、陜西段、西南段。
根據圖文資料,完成下面小題。
【1】有關我國人口分布特點敘述正確的是
A. 黑河一騰沖一線以西人口多
B. 北方人口密度大,南方人口密度小
C. 我國漢族人口都分布于東部地區
D. 東部沿海地區人口密度大,人口多
【2】慢步“胡煥庸線”,下列體會不正確的是
A. 東北段——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地現牛羊
B. 山西段——千溝萬壑的黃土景觀
C. 陜西段——富有地方特色的信天游
D. 西南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2018年12月9日,嫦娥四號探測器在我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實現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體現了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的新水平。
材料二 我國四大衛星發射基地分布圖、四大衛星發射基地氣候資料及地球公轉示意圖。
(1)西昌衛星發射基地的經緯度__________。
A.27°N,102°W B. 27°N,98°W C.27°N,102°E D. 27°N,98°E
(2)下列關于我國衛星發射中心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都位北溫帶地區 B.都位于內陸地區
C.都位于濕潤和半濕潤地區 D.大都位于我國的第二階梯上
(3)西昌發射基地所在省的簡稱是 ,其氣侯特征與表中序號 點對應。
(4)嫦娥四號探測器發射時,地球公轉至圖中的 段,此時西昌晝夜長短情況為 。
(5)結合材料簡述我國的降水特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我國的黃淮海地區,土地面積占全國總土地面積的6.3%,耕地面積占全國總耕地面積的24.7%,糧食總產量占全國糧食總產量的25.12%左右,而水資源卻只占全國的6%。水資源的匱乏已嚴重阻礙了當地的工農業生產和經濟發展。
材料二 2010年10月1日至2011年2月9日,河北、山西、山東、河南、江蘇和安徽6省平均降水量僅有44.4毫米,大部分地區氣象干旱發展迅速,普遍達到中至重度氣象干旱,山西南部、河北南部、河南大部、山東大部、安徽北部、江蘇北部等地達特旱等級。
材料三 2011年1月29日我國局部地區氣象干旱分布示意圖。
(1)材料二中受旱嚴重的糧食作物主要是_______
A.冬小麥
B.水稻
C.玉米
D.甘蔗
(2)材料三中中等以上干旱區域的主要土地利用類型是。
(3)我國北方地區經常發生春旱,原因之一是我國降水季節具有的特點。
(4)我國黃淮海地區水資源緊張的原因有哪些?
(5)除建設跨流域調水工程外,如何解決我國黃淮海地區水資源的匱乏嚴重阻礙當地的工農業生產和經濟發展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回南天”是一種天氣現象,人們會感覺到空氣特別潮濕。下圖為某城市“回南天”天氣過程氣溫變化圖。
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回南天”發生時,當地的天氣現象最可能是
A. B.
C.
D.
【2】“回南天”的形成過程是
①持續幾天氣溫較低②氣溫大幅升高③持續高溫④空氣濕度加大⑤狂風暴雨
A. ①—④—⑤B. ①—②—④C. ②—①—⑤D. ③—④—⑤
【3】圖中“回南天”天氣最可能出現在
A. 北京B. 哈爾濱C. 廣州D. 烏魯木齊
【4】受“回南天”影響,當地網購量增加的商品最可能是
①干燥劑 ②防風鏡 ③加濕器 ④除濕機 ⑤潤唇膏 ⑥電吹風
A. ②③⑥B. ①④⑥C. ①②④D. 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我國人口重心在北方地區
B.南方地區水土資源搭配優于北方地區
C.南方地區的人均耕地面積比北方地區多
D.北方地區水資源少于南方地區的主要原因是平原面積廣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1)上圖表示的是( )
A.地球的公轉運動
B.地球和太陽的大小比例
C.地球的形狀
D.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上圖中,地球繞太陽運動的方向是( )
A.從里到外
B.自南向北
C.自西向東
D.順時針
(3)每年的元旦,地球在上圖中的位置是在( )
A.A一B段
B.C一D段
C.B一C段
D.D一A段
(4)當地球公轉到上圖中A位置時,這一天是北半球的什么節氣(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5)當地球公轉到上圖中A位置時,此時南極圈以內將出現_____現象。( )
A.極夜
B.極晝
C.晝夜平分
D.臺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校學生小明在讀完《海底兩萬里》后手繪的“鸚鵡螺號”航行路線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鸚鵡螺號”經過的大洋依次是
A. 太平洋一印度洋一大西洋
B. 大西洋一太平洋一印度洋
C. 印度洋一太平洋一大西洋
D. 印度洋一大西洋一太平洋
【2】據材料結合圖,回答下題。
“今天恰好是3月20日,明天21日是春分,太陽以后就要沒入水平線下,有六個月不能出來,太陽不見,極圈的長夜時期就開始了,從九月中的秋分日起,它在北方天際出現,沿著長長的螺旋線上升,直到12月21日。”(摘自《海底兩萬里》)
原文中描述的現象最有可能出現在
A. 甲地B. 乙地C. 丙地D. 丁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