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有學者按自然地理特狂,將中國分成如圖所示的四塊區域,并分別命名為“金色中國”、“銀色中國”、“綠色中國”和“黃色中國”。讀圖,完成小題。
【1】有關各區域地理景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綠色中國”﹣﹣草原廣袤,牛羊成群
B.“銀色中國”﹣﹣沃野千里,綠樹成蔭
C.“金色中國”﹣一茫茫戈璧,黃沙漫漫
D.“黃色中國”一地勢高聳,冰川廣布
【2】四塊區域的人類活動及其影響因素對應不正確的是( )
A.“黃色中國”的傳統民居窯洞﹣﹣黃土廣布、深厚且具有直立性
B.“金色中國”的坎兒井﹣﹣氣候干旱,蒸發旺盛
C.“銀色中國”的內外交通不便﹣﹣河網密布,著名的水鄉
D.“綠色中國”的農作物熟制為一年兩熟到三熟﹣﹣熱量充足,降水豐沛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3年12月25日,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宣布,經過10年建設,南水北調中線干線主體工程完工。中線一期工程于2014年10月通水。讀右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問題。
(1)中國的水資源分布不均,從季節分配看: ;從空間分布看: 。
(2)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可以解決水資源 分配不均的問題;該工程是把 水系的水資源調到嚴重缺水的 、 。
(3)我國耕地資源北方比南方相對較 (多或少),而水資源北方比南方相對較 (多或少),由此可知,我國水土資源的地區匹配 (合理或不合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讀我國東南沿海某地區的等高線地形圖和某日太陽光照圖,回答下列問題。
(1)該地區的地形類型有 兩種 。
(2)M村的海拔高度范圍是 ,M村 大 致 位 于N村 的 方向。
(3 )量得M村和N村圖上距離是2厘米,兩村的實際距離是 千米。
(4)圖中所表示的節氣是 ,在該季節內,M村的氣候特征是 。
(5)從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生產考慮,M村適合發展 ,N村適合發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看“中國民居圖”,完成下列各題。
【1】上圖所示民居,主要分布在( )
A.青藏高原 B.內蒙古高原
C.黃土高原 D.云貴高原
【2】其主要分布區的年降水量,多在( )
A.800毫米以上 B.400毫米至800毫米
C.400毫米以下 D.200毫米以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地圖》和《北京市地圖》,完成下列相關的問題。
(1)兩幅圖的圖幅大小相近,但比例尺較小的是 ,所表示的實際范圍較小的是 ,所表示的內容較詳細的是 。
(2)一般來說,相同大小的地圖,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圍越 ,表示的內容越 。
(3)在《北京市地圖》上,如果北京城區到天津城區的圖上距離是3厘米,那么,它的實際距離大約是多少? 。從《北京市地圖》上可知道北京在天津的 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甲、乙、丙、丁四個輪廓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我國領土最東端和最北端的省區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四幅圖中的山脈是我國地勢第一、二階梯分界線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以上四省區中,簡稱為“晉”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以上四省區中,主要分布在第三級階梯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乙圖中①②所代表的地形區名稱分別是( )
A.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
B.青藏高原和云貴高原
C.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
D.內蒙古高原和東北平原
【6】乙圖中①②所代表的氣候區分別是( )
A.濕潤區 半濕潤區
B.干旱區 半干旱區
C.溫帶大陸性氣候區 溫帶季風氣候區
D.溫帶季風氣候區 溫帶海洋性氣候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