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看“中國民居圖”,完成下列各題。
【1】上圖所示民居,主要分布在( )
A.青藏高原 B.內蒙古高原
C.黃土高原 D.云貴高原
【2】其主要分布區的年降水量,多在( )
A.800毫米以上 B.400毫米至800毫米
C.400毫米以下 D.200毫米以下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方我國沿36°N線的地形剖面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地勢三級階梯名稱:
A 階梯 B 階梯 C 階梯
(2)地形區名稱:
D 高原 E 高原 F 平原
(3)黃河從高一級階梯流人低一級階梯的地段時,河流的落差會有什么變化? 。水流速度會有什么變化? 。形成了豐富的什么資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經緯網示意圖,完成下列內容
(1)寫出圖中b地的經緯度(要求:必須注明是東經還是西經,南緯還是北緯):
經度 ,緯度 。
(2)在圖中a、b、c三地中,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線上的是 地。位于中緯度的是 地。
(3)根據圖中提供的經緯度數值,總結經度和緯度數值大小的遞變規律。東經:向(東/西) 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面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在B處畫出地球運動方向
(2)A點的坐標為
(3)長城站在昆侖站的 方向;中山站在長城站的 方向。
(4)此時中國科考隊正 (前往、離開)科考站,因為南極洲為 季, 即將發生 現象。
(5)在圖上填出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有學者按自然地理特狂,將中國分成如圖所示的四塊區域,并分別命名為“金色中國”、“銀色中國”、“綠色中國”和“黃色中國”。讀圖,完成小題。
【1】有關各區域地理景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綠色中國”﹣﹣草原廣袤,牛羊成群
B.“銀色中國”﹣﹣沃野千里,綠樹成蔭
C.“金色中國”﹣一茫茫戈璧,黃沙漫漫
D.“黃色中國”一地勢高聳,冰川廣布
【2】四塊區域的人類活動及其影響因素對應不正確的是( )
A.“黃色中國”的傳統民居窯洞﹣﹣黃土廣布、深厚且具有直立性
B.“金色中國”的坎兒井﹣﹣氣候干旱,蒸發旺盛
C.“銀色中國”的內外交通不便﹣﹣河網密布,著名的水鄉
D.“綠色中國”的農作物熟制為一年兩熟到三熟﹣﹣熱量充足,降水豐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計劃生育是一項基本國策,實行計劃生育后,我國每年新增人口數量仍然很大,原因是( )
A.人口基數大 B.計劃生育政策沒有落實
C.人口增長失控 D.自然增長率太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完成下列各小題。
(1)A、B兩點中,A點氣溫________,B點的氣溫________, 原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一緯度的C、D兩點氣溫_________,夏季的時候,D點的氣溫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一緯度的D、E兩點氣溫也不相同,E點的氣溫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海拔每上升100米,氣溫下降________,說明氣溫還受到____________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學校初一年級要去野外郊游,下圖是郊游地區的等高線地形圖,請你利用地理課堂學過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1)郊游的第一個活動是爬山。如果你是班長,你將帶領全班同學從甲,乙哪處爬山? 。;原因是該處等高線 ,為 坡。
(2)郊游的第二個活動是挖寶。有ABCDE五個寶藏需要同學們找到,請你判斷它們各在山體的哪一部位?
A在 ;B在 。 C在 ;D在 ;E在 。
(3)郊游的第三個活動是漂流,第四個活動是攀巖,請你對下列兩處做出正確的連線。
B 漂流
E 攀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表格資料及圖,完成各題。黃河部分水文站檢測黃河流量和含沙量變化表
站名 | 蘭州 | 河口 | 三門峽 | 舊孟津 |
流量(m3/s) | 1120 | 840 | 1360 | 1460 |
沙量(kg/m3) | 2.7 | 6.8 | 42.8 | 27.2 |
【1】黃河干流從蘭州到河口的河段,水量減少的主要原因是
A.該河段降水量少
B.農業灌溉等耗水量大
C.流經沙漠地區,河水下滲
D.跨流域調水造成水量減少
【2】河口至三門峽河段含沙量增長快的原因是
A.河水的流量加大
B.河道通暢,流速快
C.流經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
D.流經沙漠地帶,攜帶泥沙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