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中國及周邊地區略圖”,分析回答問題。
(1)圖中,字母B是________(國家),C是________(國家)。
(2)圖中,數字①是________(海洋), ②是________(海洋),溝通①和②的海峽是 ___。
(3)圖中,甲是________(山脈), 乙是________(山脈)。
(4)長江.黃河的發源地所在的省區③是________,其行政中心是________。
(5)圖中,北回歸線共穿過了________個省區。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大洲河流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
【1】不與該大洲頻臨的大洋是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印度洋 D. 北冰洋
【2】從圖中河流信息可判定該州地勢特點為
A. 東高西低 B. 南高北低
C. 西北高東南低 D. 中部高四周低
【3】圖中陰影處,最主要的能源資源及輸往我國運輸方式是
A. 煤炭--鐵路 B. 鐵礦--公路 C. 石油 --海運 D. 沼氣--管道
【4】民居竹樓主要分布在圖中的
A. ①處 B. ②處 C. ③處 D. ④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我國東部地區兩城市多年平均各月氣溫和降水量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從兩地氣溫年變化曲線圖上可以看出( )
A. 兩地冬季氣溫都在 0℃以下 B. 兩地冬季氣溫溫差不大
C. 兩地夏季氣溫都在 20℃以上 D. 兩地氣溫年較差都不大
【2】兩地降水量柱狀圖說明了( )
A. 兩地降水都集中在 7、8 月份
B. 兩地降水季節變化都不大
C. 兩地年降水量都在 800 毫米以上
D. 甲地雨季比乙地短
【3】形成甲乙兩地氣溫差異的最主要因素是
A. 緯度位置 B. 海陸位置 C. 地形因素 D. 農業生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下列各小題。
【1】圖中①﹣④代表的各地中,地勢最低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對圖中①﹣④代表的各地發展方向的敘述,正確的是()
A.①地科學種田,大力發展商品基地
B.②地依托原有工業基礎,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C.③地優化草場,重點發展原畜牧業
D.④地保護天然林區,邊采伐邊補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Andy has gone to Hong Kong, and he ________ there for a week.
A.staysB.stayedC.will stayD.had staye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人們對地球形狀的認識經歷了漫長的過程,下列認識過程排序正確的是( )
①天圓地方 ②麥哲倫環球航行 ③據太陽、月球形狀推測 ④地球衛星照片.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
D.④②③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東西半球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
A 洲,B 洲,C 洲,D 洋。
(2)圖中E為 運河,它是C大洲和 洲的分界線。
(3)各大洲中,面積最小的是 洲,最寒冷的是 洲;各大洋中,跨經度最廣的是 洋,全部位于東半球的是 洋。
(4)一年中太陽直射點有規律地在 線之間移動,這兩條緯線之間在地球上的五帶中的名稱是 帶。
(5)圖中NOS弧線的經度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人口增長曲線圖”回答問題:
(1)閱讀上圖可知,舊中國在較長的歷史時期中,由于戰爭、疾病等原因,人口增長______。
(2)新中國成立后,人口增長基本上呈_________上升。
(3)20世紀70 年代后,我國人口出生率有所下降,但人口增長仍很迅速,其原因是______。
(4)為了使人口數量的增長,同_______和_______相適應,我國政府把______作為一項基本國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