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我國“人口增長曲線圖”回答問題:
(1)閱讀上圖可知,舊中國在較長的歷史時期中,由于戰爭、疾病等原因,人口增長______。
(2)新中國成立后,人口增長基本上呈_________上升。
(3)20世紀70 年代后,我國人口出生率有所下降,但人口增長仍很迅速,其原因是______。
(4)為了使人口數量的增長,同_______和_______相適應,我國政府把______作為一項基本國策。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及周邊地區略圖”,分析回答問題。
(1)圖中,字母B是________(國家),C是________(國家)。
(2)圖中,數字①是________(海洋), ②是________(海洋),溝通①和②的海峽是 ___。
(3)圖中,甲是________(山脈), 乙是________(山脈)。
(4)長江.黃河的發源地所在的省區③是________,其行政中心是________。
(5)圖中,北回歸線共穿過了________個省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七大板塊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幾乎由海洋所組成的板塊是: 。(填字母)
(2)圖中D板塊中的陸地主要是 洲由構成的(填大洲名稱)
(3)板塊與板塊的交界地帶地球運動比較活躍,例如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的形成主要是因為 板塊與 板塊碰撞擠壓形成的(填板塊名稱),日本多火山地震是因為處于 火山地震帶上,地殼運動比較活躍;
(4)被稱為“地球傷疤”的東非大裂谷則是處于 邊界上(選擇‘生長’或‘消亡’),是圖中B板塊與 板塊相互作用的結果(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在地圖上識別方向的一些敘述正確的是( )
A.經線指示東西,緯線指示南北
B.一個人站在南極,他的四周都是南
C.面對地圖通常是“上北下南,左東右西”
D.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指向標一般指示北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行政區域圖”,回答問題。
(1)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省級行政區的名稱。
A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I____________
(2)我國面積最大的省區是________,是圖中字母________,該省區的主要少數民族有________(至少寫2個)。
(3)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省級行政區行政中心的名稱和簡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41屆世界博覽會,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上海市舉行。某小學計劃9月11日全體師生參觀世博園。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9月11日,地球運行到(上圖軌道中) ( )
A. A~B之間 B. B~C之間 C. C~D之間 D. D~A之間
【2】這一天關于上海的描述正確的是 ( )
A. 上海晝長夜短 B. 上海市寒冷干燥
C. 恰逢上海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角最大的一天 D. 上海進入悶熱潮濕的梅雨期
【3】如果你是一名上海世博會的志愿者,下列有四種地圖,你會把其中的哪一副推薦給第一次來上海參觀世博會的世界各國游客 ( )
A. 上海地形圖 B. 上海行政區劃圖
C. 上海城市交通地圖 D. 中國旅游資源分布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暑假期間,我國某校夏令營開展學生地理野外實踐活動,實踐地為甲圖。讀圖,完成下列要求。
(1)判斷該地的主要地形類型是 ;地形部位:A是 。
(2)李村位于王村的 方,已知李村與王村的圖上距離為3厘米,則兩村的實地距離為 米。
(3)活動期間,地球運行在乙圖中的位置是 段,此時當地晝夜長短狀況是 ,王、李兩村中有太陽直射現象的是 。
(4)同學們考查發現,當地耕地類型是 ,主要糧食作物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現象能夠說明海洋變成陸地的是( )
A.青藏高原上發現海洋生物化石
B.我國東部海域的海底,人們發現了古河流的遺跡
C.東非大裂谷不斷擴張,將形成海洋
D.臺灣海峽海底發現森林遺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美國的農業生產實現了地區生產的專業化,其中的溫帶、地勢平坦的平原,土壤肥沃,春夏氣溫較高的地區,形成的農業帶是( )
A.棉花帶 B.玉米帶
C.乳畜帶 D.畜牧和灌溉農業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