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五一”假期,我國南方某校學生開展地理野外實踐活動,實踐地為圖甲。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地形部位A是_____;公路的大致走向是______;王村和李村圖上距離2厘米,實地距離是_______米。
(2)活動期間,地球運行在乙圖中的位置是_____(a、b、c、d)段,此時當地晝夜長短狀況是_____。王、李兩村中有太陽直射現象的是_____村。
(3)同學們考查發現,當地耕地類型是_______,主要糧食作物是_____。
(4)分析兩村落選址的共同自然條件。______
【答案】山谷 西北—東南(走向)或東南—西北(走向) 600 d 晝長夜短 李 水田 水稻 地形平坦,氣候適宜,降水豐富,土壤肥沃
【解析】
(1)由圖可知,A處等高線向高處凹進,是山谷地形;公路的大致走向是西北-東南;圖中比例尺是1厘米代表實際300米,所以王村和李村圖上距離2厘米,實地距離是600米。
(2)活動期間是“五一”,這時地球是運行在乙圖中的d段,是在春分日至夏至日之間,位于北半球的地區是晝長夜短,王、李兩村中有太陽直射現象的是位于北回歸線以南的李村。
(3)該地區位于南方地區的熱帶,耕地類型是水田,主要的糧食作物是水稻。
(4)圖中兩村選址的自然條件是地形平坦,氣候適宜,降水豐富,土壤肥沃。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亞洲氣候類型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序號代表的氣候類型名稱: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⑥__________,⑦________,⑧________。
(2)亞洲各種氣候類型中,影響面積最大的是________氣候,降水量最多的是________氣候。
(3)亞洲氣候類型復雜多樣,在世界主要氣候類型中只有________氣候和________氣候沒有分布。
(4)120°E經線和北回歸線相比,經過的氣候類型較多的是________線。
(5)(雙選)關于亞洲氣候復雜多樣原因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南北跨緯度大,東西距海遠近差異大
B.河湖眾多,增加了氣候的復雜性
C.植被類型多,增加了氣候的復雜性
D.地形復雜,地勢起伏大,增加了氣候的復雜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人口的敘述,正確的有( )
A.我國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
B.我國東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
C.我國城鄉人口密度都在每平方千米134人以上
D.我國平均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千米134人以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某手機軟件推出一項公益行動:如果用戶有減少碳排放的行為,可以在該軟件界面產生“能量”,并種植一棵虛擬的樹。當“樹” 長大后,環保組織則買走用戶的“樹”并在現實某個區域種下一 棵實體的樹,從而達到保護環境的目的。據此讀圖,完成下列小題。
【1】在圖示區域所種植的樹,其最重要的作用是( )
A. 吸煙除塵B. 抵御海浪C. 涵養水源D. 防風固沙
【2】現實種植樹苗的區域,最可能位于( )
A. 四川盆地B. 內蒙古高原C. 東北平原D. 珠江三角洲
【3】軟件用戶通過借助電子稻草人的“眼睛”,可以看見千里之外自己種的樹。圖中電子稻草人安裝太陽能電池板最主要的目的是( )
A. 充分利用太陽能,減少環境污染B. 防止被盜,維護社會治安
C. 綠化植被,美化環境D. 拓展城市旅游資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亞洲范圍略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字母代表亞洲的是_____,據圖讀出亞洲的經緯度范圍:
經度_________—_________,緯度__________—_________
(2)大洲:A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大洋:G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
(3)A與H的界線中有________海峽,B與H的界線是__________運河,D與H的界線是__________海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晏子使楚》中“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的“淮”大致位于圖中的( )的分界線。
A. 甲與丙B. 甲與丁C. 丁與乙D. 甲與乙
【2】下列對甲、乙、丙、丁四大地理區域的描述正確的是( )
A. 甲——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B. 乙——清明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C. 丙——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D. 丁——登高瞭望一片沙,大風一起不見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幅員遼闊,區域差異顯著。閱讀下列圖文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中國四大地區略圖
材料二:乙地區有著獨特的自然和人文環境,成為旅游熱點之一。在地理課上,老師建議: 去乙地旅游時間最好是 7、8 月; 帶上墨鏡、遮陽帽、防曬品、羽絨服等;有心、肺、腦血管系統疾病的患者需攜帶吸氧用具等。
(1)圖中山脈①、②中,屬于我國南、北方 地理分界線的是 __________(填數字代號)。
(2)甲地區最突出的自然環境特征是_______________ ,該地區有我國最長的內流河_______________河。
(3)河流③是世界第三長河,目前已建成我國最大的_______________水利樞紐工程。
(4)四位外國小朋友到圖中四地區旅游后,交流各自見聞,其中說法錯誤的是(_______)
A.法國小朋友說:“我在甲地區的蒙古包內,品嘗了牧民自己釀制的青稞酒,讓我想起了家鄉的葡萄酒。”
B.澳大利亞小朋友說:“我在乙地區看見牦牛,而我國中部有成群的綿羊。”
C.日本小朋友說:“我在丙地區看到了成片的麥田,我的家鄉主要種水稻。”
D.埃及小朋友說:“我在丁地區看見了水鄉景觀,而我的祖國是一個沙漠之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