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 “地球上的五帶圖”,完成下列問題:
(1) 填出五帶名稱:
A、_________ B、_________ C、_________ D、_________ E、_______
(2)寫出四條分界線的名稱:
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
(3)五帶中,有太陽直射現象的是________(填名稱),有極晝、極夜現象的是__________和________(填名稱)。既無陽光直射又無極晝極夜現象的是____________和南溫帶(填名稱)。
【答案】北寒帶 北溫帶 熱帶 南溫帶 南寒帶 北回歸線 南回歸線 北極圈 南極圈 熱帶 北寒帶 南寒帶(不分先后) 北溫帶
【解析】
由于地球的公轉,地球表面獲得太陽熱量不一樣,根據地球表面獲得太陽熱量的多少,把地球劃分為熱帶、北溫帶、南溫帶、北寒帶和南寒帶五帶,熱帶有太陽直射現象,溫帶四季分明,寒帶有極晝極夜現象,
(1)讀圖可知:A是北寒帶,B是北溫帶, C是熱帶,D是南溫帶,E是南寒帶。
(2)讀圖可知:23.5°N是北溫帶和熱帶的分界線;23.5°S是南溫帶和熱帶的分界線;66.5°N是北寒帶和北溫帶的分界線;66.5°S是南寒帶和南溫帶分界線,故①是北回歸線;②是南回歸線,③是北極圈, ④南極圈。
(3)五帶中,有太陽直射現象的是熱帶,有極晝、極夜現象的是北寒帶和南寒帶。既無陽光直射又無極晝極夜現象的是北溫帶和南溫帶。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5年2月以來,一部反映霧霾的紀錄片《穹頂之下》引起全社會關注,霧霾天氣發生時,下列防護措施不正確的是( )
A.外出時帶口罩
B.盡量減少戶外活動
C.盡量少開窗戶
D.外出時打遮陽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經緯網圖,完成下列問題:
(1)寫出A、C兩地的地理坐標: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圖中A、B、C三地中,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線上的是__________地,位于東半球的是________地,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____地。
(3) A地位于B地的___________方向。
(4)從北極上空看,地球自轉方向呈________時針,從南極上空看,地球自轉方向呈________時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芬同學通過互聯網查詢得知我國甲、乙、丙、丁四個城市某一天的晝長與夜長時間分布特點,如圖所示,圖中陰影部分表示黑夜時間,空白部分表示白晝時間。讀圖完成下面小小題。
【1】圖中反映的日期最有可能是( )
A. 3月31日前后 B. 6月22日前后 C. 9月23日前后 D. 12月22日前后
【2】據圖分析可知:甲、乙、丙、丁四個城市緯度最高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長江水系略圖”,回答問題:
(1)寫出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
城市:A______,世界最大的水利樞紐:B______水利樞紐,支流:C_______。
(2)長江發源于______高原_______山脈,自西向東流入______海。
(3)長江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______ 河段,宜賓以下航運便利,被譽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2016年3月3日至8日,《航拍中國》第一季共 6 集在央視紀錄頻道完整推出(其中,上海、新疆、黑龍江、江西、陜西、海南篇在 7 號晚八點播出)。在很多網友心里,這是“把中國拍得最美的一部神作”。下圖是我國政區分布圖。
(1)我國的領土最北端和最東端都在③_____省區,其省級行政中心是___________。
(2)我國地理位置優越,位于亞洲東部、______西岸,海陸兼備,形成典型的季風氣候,圖中箭頭A代表的是_______(冬、夏)季風。
(3)上述材料中的②省區和⑤_______省,這兩個省區絕大部分位于我國地勢的第_______級階梯上,④是_______ 省區,按照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原則,該省區北部的鄱陽湖平原主要適宜發展_______ (農業部門)。
(4)我國文化地域特色顯著,甲、乙兩圖分布于②省區的是___圖,代表民族是________。
(5)在一月份,航拍到的景觀③地是冰天雪地,⑥地是樹木蔥郁,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