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數碼①、②、③代表我國季風區和非季風區分界線上的山脈,其中山脈②是 , 該山脈以北的地形區是。
(2)圖中數碼④、⑤代表影響我國的夏季風,其中④代表季風,它來自洋。
(3)當雨帶位于圖中B雨帶時,長江中下游地區迎來陰雨綿綿的“”季節。
(4)受海陸位置、季風、地形等因素的影響,我國降水季節分配不均,年際變化大,容易引發災害。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東南亞部分地形圖與“曼谷氣候類型圖”,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圖中信息分析,中南半島地形特點是 ,城市的分布特點 2011年10月5日上午,“華平號”和“玉興8號” 兩艘商船在湄公河金三角水域遭遇襲擊,“華平號”上的6名中國船員和“玉興8號”上的7名中國船員,共13人,已全部遇難,該河流在中國叫 。
(2)海峽A ,處在蘇門答臘島和 半島之間
(3)據中新網:截止2011年11月15日 09:03:10 ,泰國因洪水罹難人數已升至562人,發生該次洪水主要是因為泰國的氣候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號臺風某日移動路線如下表。請你判斷這次臺風移動的方向是( )
時間 | 7時 | 11時 | 19時 | 24時 |
經緯度 | 20°N,118°E | 20.5°N,115°E | 21.5°N,114°E | 22°N,113°E |
A.向東南
B.向東北
C.向西南
D.向西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行政區域圖”,回答問題。
⑴ 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省級行政區名稱和簡稱。
A 、 B 、 , C 、 , D 、 。
(2)寫出圖中數字所代表的省級行政區的行政中心名稱。
① ② ③ ④ 。
(3)網絡歌曲《豬都笑了》中唱道:北京人說他風沙多,內蒙古人就笑了;內蒙古人說他面積大,“甲人”就笑了;“甲人”說他民族多,“乙人”就笑了;“乙人”說他地勢高,“丙人”就笑了……讀圖寫出甲乙丙所指的省級行政單位名稱。
甲 ;乙 ;丙 ;“甲人”說他民族多,甲省區的少數民族有 。
(4)圖中字母與數字序號所代表的省級行政單位中,長江、黃河均流經發源于 高原;河水最終都注入 洋;我國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區是 ;我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所在的省(區)是 。(最后兩格填圖中字母或數字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2017年5月21日,“沿海上絲路,講中國故事”活動啟動儀式在意大利羅馬舉行,此次活動創造性地為增進絲路沿線國家人民的互信、發展中意友誼、促進“一帶一路”的民心相通注入了活力。圖7-l為意大利地形和氣候類型分布示意圖,圖7-2為羅馬氣候資料。
(1)意大利北部為山脈,山脈南側為波河平原,南部半島上縱列著亞平寧山脈。
(2)除北部為高山氣候外,意大利其它地區為氣候,氣候特點表現為。受氣候影響,波河(季節)水位最低,甚至干涸。
(3)波河平原是意大利農業最發達的地區,其發展農業的有利自然條件有、等。
(4)意大利地熱資源豐富,原因是位于火山地震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局部地區資料圖,完成下列各題
【1】影響圖示地區農業生產耕作制度的因素主要是( )
A. 土壤 B. 熱量 C. 降水 D. 地形
【2】圖示地區種植的糖料作物主要是( )
A. 甜菜 B. 亞麻 C. 高粱 D. 春小麥
【3】人們根據土壤顏色常把該地區平原稱為( )
A. 紫土地 B. 黃土地 C. 黑土地 D. 紅土地
【4】該地區是“新中國工業的搖籃”,作為我國重要的重工業基地,其發展的最大優勢是( )
A. 交通便利 B. 市場廣闊 C. 礦產資源豐富 D. 勞動力豐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西側山脈和東側河流構成了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東側河流為( )
A.長江
B.淮河
C.黃河
D.海河
(2)下列幾組數字,有可能為B地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的是( )
A.260mm
B.420mm
C.680mm
D.890mm
(3)下列水果,盛產于B地所處溫度帶的是( )
A.蘋果
B.柑橘
C.芒果
D.哈密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依據板塊構造學說的觀點,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紅海會逐漸擴大
B.地中海會逐漸縮小
C.①山脈是非洲板塊與大西洋板塊對擠碰撞形成
D.②山脈是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對擠碰撞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