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我國局部地區資料圖,完成下列各題
【1】影響圖示地區農業生產耕作制度的因素主要是( )
A. 土壤 B. 熱量 C. 降水 D. 地形
【2】圖示地區種植的糖料作物主要是( )
A. 甜菜 B. 亞麻 C. 高粱 D. 春小麥
【3】人們根據土壤顏色常把該地區平原稱為( )
A. 紫土地 B. 黃土地 C. 黑土地 D. 紅土地
【4】該地區是“新中國工業的搖籃”,作為我國重要的重工業基地,其發展的最大優勢是( )
A. 交通便利 B. 市場廣闊 C. 礦產資源豐富 D. 勞動力豐富
【答案】
【1】B
【2】A
【3】C
【4】C
【解析】東北地區是我國緯度最高的地區,這里熱量不足,農作物的耕作制度只有一年一熟,土壤是肥沃的黑土,該區域有我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
【1】由圖可知,圖示區域是我國緯度最高的東北地區,這里由于全年熱量不足,農作物的熟 制只有一年一熟,與降水、熱量和地形無關,故選B。
【2】圖示區域土壤肥沃,農業發達,是我國重要的小麥、大豆、甜菜產區,甜菜是該區域的糖料作物,甜菜是喜溫涼的農作物,故選A。
【3】該區域由于緯度高、氣溫低,水分的蒸發少,土壤的有機質含量高,是肥沃的黑土地,這里 也是我國農產品商品率最高的地區之一,故選C。
【4】由圖可知,該地區是“新中國工業的搖籃”,作為我國重要的重工業基地,其發展的最大優勢是這里有豐富的煤炭、鐵礦、石油等礦產資源,故選C。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地圖,回答下列問題.
(1)山脈A是 , 它西側的地形區B是 , 該地區主要面臨的生態問題是(填序號).
①冰川萎縮 ②濕地退化
③水土流失 ④草原退化
(2)山脈C是 , 其山脈是走向,D省(區)的主要少數民族是 .
(3)河流E是 , 該河流發源于F是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生活中的許多大事小情都蘊含著地理知識,你注意到了嗎?一起來回答下列問題。
【1】影響圖中我國東西兩端作息時間不同的原因是( )
A. 地球運動 B. 天氣變化 C. 距海遠近 D. 植被不同
【2】據圖估算此次受旱省區的面積約為( )
A. 160萬平方千米 B. 500萬平方千米
C. 960萬平方千米 D. 20萬平方千米
【3】這些地區受干旱影響最大的生產部門是( )
A. 工業 B. 旅游業 C. 農業 D. 交通運輸業
【4】關于我國自然災害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 自然災害種類較多
B. 同一地區只能會發生一種自然災害
C. 以氣象災害為主
D. 主要分布于西部內陸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數碼①、②、③代表我國季風區和非季風區分界線上的山脈,其中山脈②是 , 該山脈以北的地形區是。
(2)圖中數碼④、⑤代表影響我國的夏季風,其中④代表季風,它來自洋。
(3)當雨帶位于圖中B雨帶時,長江中下游地區迎來陰雨綿綿的“”季節。
(4)受海陸位置、季風、地形等因素的影響,我國降水季節分配不均,年際變化大,容易引發災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港澳與祖國內地的聯系十分密切.回歸后,港澳與內地的往來更加頻繁,經濟聯系更加緊密.讀“港澳地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數字②表示的是我國哪個經濟特區?( )
A. 廣州 B. 深圳 C. 汕頭 D. 廈門
【2】該區和祖國內地經濟發展優勢互補,其中該區為祖國內地提供
①勞動力資源 ②資金 ③廠房 ④技術( )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3】為擴展城市建設用地,香港采取了“上天”和“下海”等方式,這里的“下海”是指( )
A. 經商 B. 海上養殖 C. 填海造陸 D. 出航
【4】澳門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是( )
A. 博彩旅游業 B. 電子工業 C. 服裝加工 D. 玩具制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球表面陸地和海洋面積的比例是
A.海洋占71%,陸地占29%
B.海洋占29%,陸地占71%
C.海洋占61%,陸地占39%
D.海洋占81%,陸地占1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我國人口密度超過500人/平方千米的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口密度最小的直轄市是________。
(3)AB線東南面積占全國總面積的43%,人口卻占全國總人口的94%,其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社會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