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第十三屆中國東海國際水晶節于2015年10月28日成功舉行.讀“地球公轉示意圖”,回答問題.
【1】水晶節期間,地球運行在圖中的( )
A.①段 B.②段 C.③段 D.④段
【2】水晶節期間,東海縣晝夜長短的情況是( )
A.晝長夜短 B.晝短夜長 C.晝夜等長 D.出現極晝現象
【3】下列有四種地圖,你會把其中的哪一幅推薦給第一次來東海旅游的世界各國游客( )
A.連云港市地形圖 B.江蘇行政區劃圖
C.東海縣交通地圖 D.中國旅游資源分布圖
【答案】
【1】C
【2】B
【3】C
【解析】
試題分析:
【1】當太陽光直射在南回歸線上時,這一天稱為冬至日,為12月22日,北半球晝短夜長,北極圈以內地區有極夜現象;當太陽光直射在北回歸線上時,這一天稱為夏至日,為6月22日,北半球晝長夜短,北極圈以內地區有極晝現象;當太陽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時,這一天稱為春分日,為3月21日,全球晝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時為秋分日,為9月23日,全球晝夜平分.
解:10月28日,地球運行在秋分日與冬至日即③段,此時太陽直射點由赤道向南回歸線移動.
故選:C.
【2】地球圍繞太陽公轉時,地軸與地球公轉軌道的平面約成66.5°的固定夾角.這就使得一年內,太陽光線的直射點有規律地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移動,各地正午的太陽高度也隨之發生有規律的變化.除了赤道,地球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晝夜長短的變化.在南北極圈以內,甚至會出現“極晝”和“極夜”現象.
地球在公轉軌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陽照射的情況也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在中緯度地區,四季更替表現明顯.
解:東海縣位于江蘇省東北部,連云港市下轄縣,地處北緯34°11′~34°44′,東經118°23′~119°10′,在北半球.
當太陽光線直射赤道時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是3月21日前后)或秋分日(日期是9月23日前后),此時全球的晝夜長短情況是:晝夜等長;當太陽光線直射北回歸線時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是6月22日前后),此時北半球的晝夜長短情況是:晝最長夜最短;當太陽光線直射南回歸線時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此時北半球的晝夜長短情況是:晝最短夜最長.
水晶節期間(2015年10月28日)位于秋分日與冬至日之間,太陽直射點有赤道向南回歸線移動(直射點位于南半球),北半球的晝夜長短的情況是晝短夜長.
故選:B.
【3】地圖是學習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人們從地圖上可以直接獲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我們要掌握使用地圖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養成經常讀圖、用圖和收集地圖的好習慣.
解:在龐大的地圖家族中,有自然地圖和社會經濟地圖.自然地圖包括地形圖、氣候圖、水文圖、植被圖等,社會經濟地圖包括工業圖、農業圖、商業圖、交通圖、人口分布圖等.日常生活中,我們應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合適的地圖.第十三屆中國東海國際水晶節于2015年10月28日成功舉行,我會把東海縣交通地圖推薦給第一次來東海縣旅游的世界各國游客,利于他們出行方便.
故選:C.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局部地區等高線示意圖及某地多年平均氣候資料統計圖,回答問題.
(1)該地地形類型為 ,判斷依據是 .
(2)R河流的流向是 ,該河流冬季有無結冰期 .
(3)該地區集鎮的分布特點是 ,其形成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黃河被譽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母親河的奉獻”是指:
A. 塑造了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
B. 中上游水能豐富,且為流經地區提供灌溉水源
C. 在中下游形成了“地上河”,有利于“引黃淤灌”
D. 中下游江闊水深,便于通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臨沂市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圖1)和該地氣溫曲線與降水量柱狀圖(圖2),回答下列問題.
(1)結合圖1,描述該地區的地形、地勢特點.
(2)本著因地制宜的原則合理布局農業,圖1中甲、乙、丙三地適宜發展的農業部門分別是 、 、 .
(3)2016年該地區春旱嚴重,致使湖泊水位下降,面積減小,灌溉用水緊張,給該地區農業生產帶來較大的影響,讀圖2,分析該地區春旱形成的原因.
(4)圖中李村是該區域規模最大的村莊,試據圖分析其形成與發展的有利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我國人口統計報告顯示:60歲以上年齡段的人口數逐年增加。根據這一趨勢,預測未來我國將會出現的人口問題是( )
①社會勞動力缺乏 ②勞動力素質低 ③社會養老負擔加重 ④經濟發展直線下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