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我國動植物資源豐富,農、林、牧、漁各業綜合發展,其主要原因是:
A.季風氣候顯著 B.氣候復雜多樣
C.大陸性氣候顯著 D.多特殊天氣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東、西半球示意圖,寫出圖中數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
(1)大洲的名稱① 洲 ② 洲 ③ 洲.
(2)大洋的名稱④ 洋 ⑤ 洋 ⑥ 洋.
(3)大洲分界線的名稱⑦ 山脈、⑧ 運河、⑨ 運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世界人口分布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赤道附近人口稠密,兩極地區人口稀少
B.平原地區人口稠密,山區人口稀少
C.北半球中低緯度的近海平原人口稠密
D.發達國家人口稠密,發展中國家人口稀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秦嶺是我國中部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具有“國家綠肺”之稱,也被尊稱為華夏文明的龍脈,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我國山脈眾多,下列山脈中與秦嶺走向一致的是( )
A.祁連山脈 B.長白山脈 C.橫斷山脈 D.天山山脈
【2】圖中甲、乙地區代表地區的景觀正確的是( )
A.甲地區農田多為水田
B.甲地區以種植小麥、大豆為主
C.乙地區農業以畜牧業為主
D.乙地區河流多有結冰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顯示了制作地球儀的步驟和過程,仔細觀察后,回答問題.
【1】同學們制作的地球儀半徑只有3厘米,但實際上的地球是( )
A.很小,直徑只有6厘米
B.不大,人們一眼可以觀其全貌
C.太大了,比太陽還大若干倍
D.很大,平均半徑6371千米
【2】圖中虛線④代表的事物是( )
A.地球自轉軸 B.地球繞太陽公轉形成的
C.南、北回歸線 D.南、北極圈
【3】在地球儀上(地球儀為正球體),赤道與本初子午線的長度關系是( )
A.兩者一樣長 B.本初子午線是赤道的2倍
C.赤道是本初子午線的2倍 D.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05年10月9日,我國國家測繪局向世界公布了珠穆朗瑪峰新的高度數據:8844.43米,這個數據是指珠穆朗瑪峰的
A.一般高度 B.海拔高度 C.相對高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第十三屆中國東海國際水晶節于2015年10月28日成功舉行.讀“地球公轉示意圖”,回答問題.
【1】水晶節期間,地球運行在圖中的( )
A.①段 B.②段 C.③段 D.④段
【2】水晶節期間,東?h晝夜長短的情況是( )
A.晝長夜短 B.晝短夜長 C.晝夜等長 D.出現極晝現象
【3】下列有四種地圖,你會把其中的哪一幅推薦給第一次來東海旅游的世界各國游客( )
A.連云港市地形圖 B.江蘇行政區劃圖
C.東?h交通地圖 D.中國旅游資源分布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近幾年,“極地游”逐漸成為世界旅游的熱點,如圖為“北極地區略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北極地區旅游通常選擇北冰洋周圍的陸地為起點,圖中字母A,B,C代表的大洲依次是( 。
A. 亞洲、歐洲、北美洲 B. 亞洲、北美洲、歐洲
C. 歐洲、亞洲、北美洲 D. 北美洲、亞洲、歐洲
【2】去北極地區旅游7、8月最好,其原因是此時段( 。
①為北極地區的暖季,氣溫較高
②北極地區處于極夜時期,可以看到美麗的極光
③北極地區處于極晝時期,游覽時間長 ④北極地區冰層厚,旅行安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材料分析,閱讀下面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自2010年以來,云南遭遇三年連旱,120多條中小河流斷流,400多座小型水庫和壩塘干涸;多地旱情嚴重,農作物受災,干旱已造成云南超過310萬人飲水困難…
材料二 我國水資源從時間分配看,夏季降水集中,汛期河水暴漲;冬春季節則降水少,河流進入枯水期.興建水庫,可以有效調控徑流和水量的季節變化.
材料三 我國淡水資源是世界人均值的1/4.全國一半以上的城市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缺水現象,沿海城市也不例外.因地下水的過度開采,有些城市的地下形成了大漏斗.由于工業廢水的肆意排放,導致80%以上的地表水、地下水被污染.
材料四
(1)由材料可知,我國水資源季節分配的特點是 .我國已興建了大量水庫,用于調控水量,提高防洪、抗旱能力,其中位于長江流域最大的水利樞紐是 .
(2)結合材料,我國水資源空間分布特點: .
(3)從材料可知,我國南、北方水土資源匹配 (合理/不合理),解決北方水資源短缺最有效的途徑是: .
(4)在日常生產、生活中,你認為有哪些節水措施?(至少寫出兩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