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臺風是一種災害性天氣,小明同學根據天氣預報將臺風始發地M及其運動方向在經緯網地圖中作了標注。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此次臺風的移動方向
A. 自北向南 B. 自西南向東北
C. 自南向北 D. 自東北向西南
【2】圖中臺風始發地M的地理位置為
A. (28S,112E) B. (28N,112E)
C. (28N,112W) D. (28S,112W)
【3】圖中陰影部分面積的大小是
A. ①大于② B. ①等于② C. ①小于② D. 無法確定
【答案】
【1】 B
【2】 A
【3】 A
【解析】
【1】根據在經緯網地圖上,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讀圖可知,此次臺風的移動方向自西南向東北,故答案選B。
【2】讀圖可知,該經緯網中沒有出現0°的緯線和0°的經線,應根據經度的變化規律:度數向東逐漸增大為東經,向西逐漸增大為西經;緯度的變化規律:度數向北逐漸增大為北緯,向南逐漸增大為南緯來判斷,圖中臺風始發地M的地理位置為(28S,112E),故答案選A。
【3】讀圖可知,緯線圈的大小不等,赤道為最大的緯線圈,從赤道向兩極緯線圈逐漸縮小,到南北兩極縮小為點.由此可知,靠近赤道的區域面積更大.圖示兩個區域跨過的經度與緯度范圍相同,但①地距離赤道更近,因此陰影部分實際面積①大于②.故答案選A。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和材料一、二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我國水資源從地區分布來看是不均勻的,華北地區人口占全國的24.1%,耕地占全國的45%,水資源占全國的6%。從降水的季節分配來看,我國絕大部分地區降水集中在5---10月,而華北地區卻高度集中在7--8月,這兩個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0%。冬春季節則出現持續干旱。
材料二:華北地區自古以來就是我國人口分布集中的地區之一,新中國成立以后,本區人口增漲特別快,工農業用水成倍增長,使淡水供給更加緊張。
(1)區域A為______(耕地類型),區域B為______(耕地類型),我國土地利用類型齊全,其中________和難利用土地比重較大,__________、林地比重較小,后備土地資源不足,開發難度大。
(2)我國林地主要分布在東北、東南、_____________部的山區。
(3)從以上材料可以看出我國水資源分布的特點是從時間上說________。
從空間上來說總體呈出__________。
(4)解決我國水資源時間分布不均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___。為解決華北地區缺水的問題,我國實施的跨流域調水工程是 _____________。
(5)為保護水資源,節約用水寫一句標語: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查閱了一些關于深圳的氣象資料,如圖所示,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①深圳年平均氣溫曲線圖 ②深圳年平均降水量柱狀圖 ③2017年12月8日的深圳氣溫
【1】關于圖中氣象資料中,屬于氣候的描述的是 (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2】下列天氣符號中,與第③點資料相符的是( )
A. B.
C.
D.
【3】霧霾天氣形成的自然因素是 ( )
A. 汽車數量迅速增長,大量排放廢氣 B. 大氣穩定,風力小
C. 大量使用空調,排放廢氣多 D. 降水豐沛,季節變化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三中學生應急疏散線路圖,完成下面小題。
【1】教學樓2學生的疏散方向是
A. 向東 B. 向南 C. 向西 D. 向北
【2】教學樓1距安全場所的距離(圖中兩點之間)約
A. 200米 B. 100米
C. 1000米 D. 10米
【3】小明同學要用A4紙(長約30厘米,寬約20厘米)繪制校園操場(有周長400米的標準跑道)示意圖,你認為最合適的比例尺是
A. 1:800 B. 1:200 C. 1:8000 D. 1:200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生活中常常利用地圖,請你仔細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農業實驗區在學校的_____方向,火車站在科技園區的_____方向。
(2)圖中,小明測得學校到科技園區的路線在圖上距離約3厘米,那他從學校到科技園區大約走_______米。
(3)下列四幅圖中,比例尺最大的是(_____)
A B
C
D
(4)若農業實驗區在學校的正東方向,請在右圖中的右上角空白處用箭頭“”畫出指向標,那么科技園區在火車站的_____方向,學校在科技園區的_____方向。
(5)右圖中,小明測得學校到科技園區路線的圖上距離約3厘米,他從學校到科技園區大約走______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東南地區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回答下列問題。
(1)A點的海拔在_____米以上,山頂A與山頂B相比,哪個海拔高?_____。
(2)C線沒有穿過的地形是____。(填序號)
①鞍部 ②山頂 ③陡崖 ④山脊
(3)圖中①、②、③處容易形成分水嶺的是___處,河流流速最快的是___處。
(4)圖中甲村在乙村的______方向,兩村圖上距離約為3厘米,則實地距離約為18千米,那么,這幅圖的比例尺是____________。(寫數字式比例尺)
(5)沿a線爬上A山頂容易還是沿b線容易?____請說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
(6)A山頂與甲處的相對高度不超過______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聯合國維和行動中,中國維和人員的足跡遍布世界多個動蕩地區和國家,聯合國維和行動,體現了聯合國的宗旨是
A.“南南合作” B.“南北對話”
C.“促進國家發展,維護世界和平” D.“促進經濟發展,改善環境質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當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7%,即進入老年型社會。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中國進入老年型社會的年份是
A. 1990 B. 2000 C. 2010 D. 2020
【2】為緩解中國人口老齡化,政府提出的措施是
A. 取消計劃生育政策 B. 鼓勵向海外移民
C. 加快城市化進程 D. “全面二孩”政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