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礦,還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松花江上》這首膾炙人口的老歌向我們展現了東北地區的物產之豐富。讀東北地區年平均氣溫和降水量分布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甲地年平均氣溫低于乙地的主要因素是
A. 緯度位置 B. 經度位置 C. 地形地勢 D. 海陸位置
【2】依據圖中信息可推斷甲地的主要土地利用類型是
A. 耕地 B. 林地 C. 草地 D. 荒漠
【3】在農田,人們種植莊稼;在牧場,人們放牧牲畜;在山野,人們植樹造林;在水域,人們撒網捕魚……上述情景描述該地區的產業是
A. 農業 B. 工業 C. 旅游業 D. 服務業
【答案】
【1】 C
【2】 B
【3】 A
【解析】
根據土地利用類型及農業特點,進行分析解答。
【1】圖中甲地是大興安嶺,乙地是東北平原,甲地海拔高于乙地,故年平均氣溫甲地低于乙地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因素。故選C。
【2】甲地是大興安嶺,其主要土地利用類型是林地。故選B。
【3】農業屬于第一產業.利用土地資源進行種植的活動部門是種植業,利用土地空間進行水產養殖的是水產業,又叫漁業,利用土地資源培育采伐林木的部門,是林業,利用土地資源培育或者直接利用草地發展畜牧的是畜牧業。對這些產品進行小規模加工或者制作的是副業。它們都是農業的有機組成部分,故A項合題意.故選:A。
考查土地利用類型及農業特點。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隨著經濟的發展、城鎮的擴大,我國許多地方出現耕地面積逐漸減少的現象。為了確保耕地面積的穩定和國家糧食安全,我國已劃定永久基本農田。讀某地用地景觀圖,完成下列各題。
【1】我國劃定永久基本農田,是基于本國土地資源的特點具有
A. 利用類型不全 B. 耕地比重小 C. 地區分布不均 D. 后備耕地充足
【2】針對耕地面積逐漸減少,解決該問題的正確措施是
A. 退耕還林、還草 B. 限制放牧牲畜數量
C. 增加單位面積糧食產量 D. 合理利用土地,切實保護耕地
【3】針對該該地區的狀況,某同學創作了幾條警示語,其中最貼切的是
A. 堅持農田農用 B. 擴大城市規模 C. 加快生態建設 D. 發展現代農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2017年9月底,北聯“一帶”南接“一路”的鐵路線正式開通運營,構建起一條以重慶為基點,向北連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向南連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鐵路交通線。運行在這條交通線上的“中歐班列”從重慶出發,通過阿拉山口到達歐洲,其運輸時間是海運的1/3,運輸費用是空運的1/5。圖中甲、乙代表地形區,丙、丁代表山脈。
(1)該鐵路線從重慶向西北方向經河西走廊到達阿拉山口所經過的甲地形區是________(填地形類型);向南到北部灣港經過的乙地形區是 __________(填地形類型),該地形區的特點是地形崎嶇,石灰巖廣布。
(2)該鐵路線穿越了我國的重要山脈丙_______山脈,該山脈的走向大致為________,我國一月_____℃等溫線大致沿丙山與淮河一線分布;該山脈最東端所在省區的簡稱是____。
(3)圖中丁山脈是我國地勢_______級階梯之間的分界線,該山脈北側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河西走廊”;該山脈北坡從東向西依次由茂密的森林過渡為草原、荒漠,產生這種景觀差異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4)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線是我國地勢階梯分界線,此線以東地形以平原和______為主;我國東部地區以季風氣候為主,圖中①是______氣候,②是______氣候。
(5)“中歐班列”所代表的交通運輸方式相較于海運或空運的優勢有___________(海運或空運任選其一進行比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三江源頭地區是哪些河流的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養區( )
A.長江、黃河、雅魯藏布江
B.長江、黃河、瀾滄江
C.長江、雅魯藏布江、瀾滄江
D.長江、黃河、怒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茶蘊含著中華文化,江蘇綠茶享譽海內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江蘇省的簡稱是
A. 蘇 B. 浙 C. 皖 D. 滬
【2】江蘇省適宜茶樹生長的地區是
A. 北部地區 B. 中部地區 C. 南部地區 D. 東部沿海地區
【3】江蘇省大部分屬于
A. 干旱地區 B. 半干旱地區 C. 半濕潤地區 D. 濕潤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是“我國北方和南方地區水土資源的比重”,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我國水資源的分布特點是( )
A. 南方地多水少 B. 南方地多水多 C. 北方地多水少 D. 北方地少水多
【2】下列做法能夠有效解決我國缺水問題并且符合可持續發展原則( )
①增加地下水開采量②減少農藥、化肥的使用,減輕地表水污染 ③直接利用工業和生產污水灌溉農田 ④改變灌溉方式,推廣噴灌、滴灌技術⑤污水處理,達標排放 ⑥推廣節水器具
A. ②④⑤⑥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⑤ D. ③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