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2017年9月底,北聯“一帶”南接“一路”的鐵路線正式開通運營,構建起一條以重慶為基點,向北連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向南連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鐵路交通線。運行在這條交通線上的“中歐班列”從重慶出發,通過阿拉山口到達歐洲,其運輸時間是海運的1/3,運輸費用是空運的1/5。圖中甲、乙代表地形區,丙、丁代表山脈。
(1)該鐵路線從重慶向西北方向經河西走廊到達阿拉山口所經過的甲地形區是________(填地形類型);向南到北部灣港經過的乙地形區是 __________(填地形類型),該地形區的特點是地形崎嶇,石灰巖廣布。
(2)該鐵路線穿越了我國的重要山脈丙_______山脈,該山脈的走向大致為________,我國一月_____℃等溫線大致沿丙山與淮河一線分布;該山脈最東端所在省區的簡稱是____。
(3)圖中丁山脈是我國地勢_______級階梯之間的分界線,該山脈北側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河西走廊”;該山脈北坡從東向西依次由茂密的森林過渡為草原、荒漠,產生這種景觀差異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4)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線是我國地勢階梯分界線,此線以東地形以平原和______為主;我國東部地區以季風氣候為主,圖中①是______氣候,②是______氣候。
(5)“中歐班列”所代表的交通運輸方式相較于海運或空運的優勢有___________(海運或空運任選其一進行比較)。
【答案】盆地 高原 秦嶺 東西走向 0 豫 一、二 降水差異 丘陵 溫帶季風氣候 亞熱帶季風氣候 與海運相比,速度快,受天氣影響小;(或:與空運相比,運費低,運量大)
【解析】
根據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地理概況,進行分析解答。
讀圖可知,(1)“中歐班列”從重慶向西北方向主要經過的地形區是四川盆地、黃土高原、祁連山脈的北側,經甲準噶爾盆地從阿拉山口出境;從重慶向南經過的主要地形區是乙云貴高原;
(2)該交通動脈,穿越了我國的重要東西走向的山脈①秦嶺。我國一月0℃等溫線大致沿秦嶺與淮河一線分布;該山脈最東端所在省區是河南省簡稱是豫。
(3)圖中丁為祁連山脈,是我國地勢第一、二級階梯之間的分界線,該山脈北側自古以來就是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被稱為“河西走廊”該山脈北坡從東向西依次由茂密的森林過渡為草原、荒漠,產生這種景觀差異的主要原因是離海越來越遠,導致降水的差異。
(4)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線是我國地勢二、三階梯分界線,此線以東地形以平原和丘陵為主;我國東部地區以季風氣候為主,圖中①是溫帶季風氣候,②是亞熱帶季風氣候。
(5)“中歐班列”鐵路運輸比海上運輸時間短,更安全;比航空運輸運輸費用低,效率低;比公路運輸速度快,不如公路運輸靈活;比管道運輸占地多。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我國地勢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下降 B.地勢北高南低,呈階梯狀下降
C.地勢西高東低,呈斜坡狀下降 D.地勢北高南低,呈斜坡狀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球是人類的“家園”,根據下圖,回答下面小題。
【1】左圖數據說明了我們“家園”的( )
A. 海陸分布 B. 質量 C. 高低起伏 D. 大小
【2】右圖顯示“家園”的海陸面積比約( )
A. 8:2 B. 7:3 C. 5:5 D. 9: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上海的小朋友通常上學都比烏魯木齊的小朋友要早,這是由于( )。
A. 地球自轉造成兩地時間的差異 B. 上海小朋友比烏魯木齊小朋友勤奮
C. 地球公轉造成兩地季節差異 D. 兩地氣候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礦,還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松花江上》這首膾炙人口的老歌向我們展現了東北地區的物產之豐富。讀東北地區年平均氣溫和降水量分布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甲地年平均氣溫低于乙地的主要因素是
A. 緯度位置 B. 經度位置 C. 地形地勢 D. 海陸位置
【2】依據圖中信息可推斷甲地的主要土地利用類型是
A. 耕地 B. 林地 C. 草地 D. 荒漠
【3】在農田,人們種植莊稼;在牧場,人們放牧牲畜;在山野,人們植樹造林;在水域,人們撒網捕魚……上述情景描述該地區的產業是
A. 農業 B. 工業 C. 旅游業 D. 服務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