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和“改變學生地理學習方式”是初中地理《課程標準》中兩條基本理念.在新授“我國降水分布”這一知識時,你是怎樣體現這兩條基本理念的?(說明:可以寫出如何體現這兩條理念的部分教學過程)
課文:“我國降水分布”
“我國各地區的降水差別很大.我國降水有南北向的差異,也有東西向的差異,年降水量分布的總趨勢是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例如,在我國東南沿海一帶,年降水量多在1600毫米以上,而西北有大片地區年降水在50毫米以下.”
解: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就是要充分關注生活地理的內容;改變地理學習方式就是要倡導多元化 學習方式,重視學生自主性學習.互動式學習、實踐性學習、特別是要加強研究性學習,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入情境,在實踐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悟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教學我國的降水分布時,可以先讓學生說一說當地的氣候類型及其特點,我們生活中有哪些生活方式是與當地降水相符合?學生分小組討論.然后引導學生走出教室,實地觀察一下民居特點,北方地區房屋的墻厚且屋脊坡度較小,再運用多媒體出示南方地區的民居,發現其房屋墻薄且屋脊坡度大,引發質疑,學生討論得到答案:我國降水地區差異大,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人們的生活方式與當地的自然環境相適應.最后引發思考:當你是一名建筑師時,給廣東省的一戶人家建房,你如何設計?
故答案為:教學我國的降水分布時,可以先讓學生說一說當地的氣候類型及其特點,我們生活中有哪些生活方式是與當地降水相符合?學生分小組討論.然后引導學生走出教室,實地觀察一下民居特點,北方地區房屋的墻厚且屋脊坡度較小,再運用多媒體出示南方地區的民居,發現其房屋墻薄且屋脊坡度大,引發質疑,學生討論得到答案:我國降水地區差異大,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人們的生活方式與當地的自然環境相適應.最后引發思考:當你是一名建筑師時,給廣東省的一戶人家建房,你如何設計?
分析:我國降水地區差異大,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時間分配主要集中在夏秋季節.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新課標如何體現在教學中,是一道教師用題,不適合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