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地球運動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關于地球自轉和公轉的敘述,正確的是
A. 都繞太陽旋轉
B. 方向都是自西而東
C. 自轉產生四季更替
D. 公轉產生晝夜更替
【2】關于地球公轉至甲、乙、、丙、丁四個位置是對應的節氣及晝夜長短的說法,正確的是
A. 甲—夏至—北半球晝長夜短
B. 乙—秋分—北半球晝短夜長
C. 丙—春分—北半球晝短夜長
D. 丁—冬至—北半球晝夜等長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從2016年1月1日起,我國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可以( )
A. 緩解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 B. 解決城市人口過多的問題
C. 解決人口分布不均問題 D. 解決人口基數過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2019年3月6日5時迎來驚蟄節氣。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二月節萬物出于震,震為雷,故曰‘驚整’,是蟄蟲驚而出走矣”。此時節,氣溫和地溫都逐漸升高,春雷喚雨、百花綻蕾、土壤解凍,我國部分地區進入春耕,地頭田間一片繁忙景象。左圖為1971—2000年各地初雷日期統計圖。右圖為地球公轉示意圖。
據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各題。
【1】下列四省中初雷出現最早的是
A. 新B. 皖C. 鄂D. 滇
【2】右圖中我國初雷日期的空間分布規律大致為
A. 自南向北逐漸推遲B. 自北向南逐漸推遲
C. 自東向西逐漸提前D. 自西向東逐漸提前
【3】遇雷雨天時,可以
A. 選擇在大樹下避雨B. 在戶外打電話約車
C. 避免外出關閉門窗D. 使用太陽能熱水器洗澡
【4】詩人韋應物在《觀田家》中寫道:“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家幾日閑,耕種從此起。”此景最可能出現在
A. 華北平原B. 長江下游平原
C. 四川盆地D. 內蒙古高原
【5】驚蟄前后,地球公轉于
A. a-b之間B. b-c之間C. c-d之間D. d-a之間
【6】驚蟄至春分期間,北京
A. 晝短于夜;晝漸短,夜漸長B. 晝長于夜;晝漸短,夜漸長
C. 晝長于夜;晝漸長,夜漸短D. 晝短于夜;晝漸長,夜漸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下列各項要求:
(1)填出圖中數字所代表的我國鄰海、島嶼名稱:①(鄰海);③(鄰海);④(島嶼)
(2)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陸上鄰國和隔海相望的國家:
A;E;F
(3)我國最南與最北緯度相差約為50度,按五帶的劃分最南處于帶,大部分領土在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五.看圖說話
【1】
Yang Liwei, first ,spac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necessary, chil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nothi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progress, direction, Xi Dad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surprise, rapid, developmen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左圖為臺灣島主要少數民族分布示意圖。右圖為達悟族生活的主屋側剖面圖。
據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臺灣島
A. 全部位于亞熱帶B. 位于釣魚島的東北方向
C. 氣候濕熱,物產豐富D. 河流短小,水能資源匱乏
【2】關于臺灣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表述正確的是
A. 受地勢影響,河流流速慢B. 受地形影響,西部降水豐富
C. 受河流影響,落葉闊葉林為主D. 受緯度影響,河流無結冰期
【3】左圖中原住居民多生活在
A. 1000米以上的山地B. 500米以下的丘陵
C. 200米以下的平原D. 300米左右的盆地
【4】達悟族傳統民居,主屋深埋地下且有精巧的排水系統是由于
A. 海島面積狹小B. 臺風多發
C. 海嘯多發D. 動物侵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我國季風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影響我國的夏季風,既有來自太平洋的西南季風,也有來自印度洋的東南季風
B. 東南季風主要影響我國東部地區,西南季風主要影響我國西部地區
C. 受季風影響明顯的地區稱季風區
D. 季風區降水比非季風區降水較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