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瀕臨海洋:②;③
(2)鄰國名稱:B;C;D
(3)簡述我國疆域遼闊的優勢。
【答案】
(1)黃海,東海
(2)印度,蒙古,越南
(3)領土面積大,資源豐富;疆界長,鄰國多,有利于發展對外貿易。
【解析】本題考查我國疆域的相關知識,讀圖理解解答即可。
(1)讀圖可知,我國瀕臨的海洋中,②是黃海,③是東海。
(2)讀圖可知:B是印度,C是蒙古,D是越南,都是我國的陸上鄰國。
(3)我國疆域遼闊,海陸兼備,東臨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氣候濕潤,有利農業生產; 沿海多良港,利于發展海洋事業,海上交通便利,便于對外貿易的發展,便于同海外各國友好往來。而海洋資源豐富,魚米蝦鹽較為富足,為內陸居民提供了生活保障;西部深入亞歐大陸內部,使陸上交通能與中亞、西亞、歐洲直接往來,且古有“絲綢之路”,現有橫貫亞歐大陸的鐵路線,更方便了對外交流及貿易往來。
所以答案是:(1)黃海;東海;(2)印度;蒙古;越南;(3)領土面積大,資源豐富;疆界長,鄰國多,有利于發展對外貿易。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地球運動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關于地球自轉和公轉的敘述,正確的是
A. 都繞太陽旋轉
B. 方向都是自西而東
C. 自轉產生四季更替
D. 公轉產生晝夜更替
【2】關于地球公轉至甲、乙、、丙、丁四個位置是對應的節氣及晝夜長短的說法,正確的是
A. 甲—夏至—北半球晝長夜短
B. 乙—秋分—北半球晝短夜長
C. 丙—春分—北半球晝短夜長
D. 丁—冬至—北半球晝夜等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材料和圖回答下面各題。
材料:《魯濱遜漂流記》講述了魯濱遜只身在荒島——“絕望島”生活的故事。實際上真實的故事原型是發生在智利沿海的馬斯蒂島,這里森林茂密,氣候宜人,主人公塞爾柯克曾與山羊為伴,最后被搭救回國。左圖為“智利中部氣溫降水特點”,右圖為“兩島所在區域戰略圖”。
(1)魯濱遜生活的“絕望島”(馬斯蒂島)位于地球五帶中的____帶。
(2)下列是原著中節選的內容,其中有一處是不可能在馬斯蒂島發生的。它是____(填寫字母)。
A.“我首先走到那條小河旁邊,它只是一條小小的溪流,溪水新鮮可飲。”
B.“我沿著風景秀麗的山坡走了一段路,在那里,我有看到許多椰子樹、橘子樹。”
C.“我把那三只小山羊拴在最好的地方,讓它們養成在我身邊吃草的習慣,跟我混熟。”
D.“我的衣服也開始破爛不堪了,這里夜里很涼,需要燒火取暖。”
(3)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北京時間2019年4月26日14時22分(當地時間4月26日1時22分)在智利北部沿岸近海發生5.4級地震,馬斯蒂島有較強的震感。依據板塊構造理論,下列不屬于該地遭遇地震災害的原因是________(填寫字母)。
A.位于環太平洋地震帶 B.位于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 C.位于板塊交界
(4)魯濱遜在馬斯蒂島附近會看到世界最長的山脈________山脈。
(5)會發現智利這個國家自南向北分為幾種氣候類型,有不同的地理景觀,根據左圖“智利中部氣溫降水特點”,智利中部屬于________氣候,該氣候特點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是一個團結統一的多民族大家庭,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下列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和風俗習慣不相符的是( )
A.回族﹣開齋節 B.傣族﹣潑水節
C.維吾爾族﹣那達慕大會 D.朝鮮族﹣跳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歐洲西部圖”,回答問題。
(1)國家:B是
(2)讀圖填出下列地理事物名稱I海 J海
(3)本地區面積不大,但國家眾多,海岸線十分 (填平直或彎曲)
(4)歐洲西部的海陸位置是:北臨洋,西瀕洋,南靠海。其緯度位置為大部分位于(緯線)和之間,處于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國民經濟發展和人均收入增長情況圖”,完成下列問題。
(1)1952~2008年,我國居民消費總額增長了倍,人均消費水平只增長了倍,主要原因是。
(2)1952~2008年,我國糧食產量增長倍,人均糧食卻只增長了倍,主要原因是。
(3)由此可見,由于人口增長過快,不僅加重了國家、社會、家庭的負擔,也影響了水平的提高,可見我國實行控制、提高的人口政策,于國于民都是極為有利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