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讀“二十四節氣示意圖”,回答下面小題。
【1】“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古代人民在長期生產實踐中逐步認識到的季節更替和氣候變化規律,這種科學認識影響了全世界,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一年二十四節氣的劃分依據是
A. 地球自轉
B. 地球繞太陽公轉
C. 月球繞地球運動
D. 太陽活動的強弱
【2】二十四節氣反映了我國的自然地理環境特征,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雨水前后,江淮地區出現連續性降水,稱為梅雨
B. 處暑前后,我國大部分地區處于一年中最熱時期
C. 霜降前后,冷空氣活動逐漸增多,北方降溫明顯
D. 冬至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
【3】二十四節氣最早出現在漢代,對我國農事活動安排具有很大的指導意義。由于我國幅員遼闊,不同地區的氣候、物候有差異。二十四節氣最適用的地區是
A. 珠江流域 B. 東北平原地區
C. 長江中下游地區 D. 黃河中下游地區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下列要求。
(1)寫出A、B經線的度數:A ,B 。
(2)C是 海峽,D是 海峽。
(3)E是由 洋進入大西洋的巴拿馬運河,F是亞、非兩洲的分界線 運河。
(4)G為東亞、東南亞各國由海上進入 洋的重要通道 海峽。
(5)H為亞歐兩洲的分界線 山、 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面甲、乙、丙、丁四省區輪廓圖,回答下列各題
【1】我國領土最東端和最北端的省區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丙、丁省份所在的主要地形區是( )
A. 青藏高原 B. 黃土高原 C. 華北平原 D. 四川盆地
【3】四幅圖中的山脈屬于我國地勢第一、二級階梯分界線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從丹江口水庫到北京,沿線依次經過省級行政區的簡稱是
A. 鄂、豫、冀、京 B. 鄂、冀、豫、京
C. 鄂、豫、京、冀 D. 豫、鄂、冀、京
【2】北京所在的干濕地區為
A. 濕潤地區 B. 半濕潤地區 C. 干旱地區 D. 半干旱地區
【3】南水北調工程是解決我國水資源分布的特點是
A. 總量大,人均少 B. 季節分配不均衡
C. 年際變化大 D. 地區分布不均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世界海陸分布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①大洲與②大洲的分界線是
A. 白令海峽
B. 蘇伊士運河
C. 巴拿馬運河
D. 直布羅陀海峽
【2】關于②③兩大洲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均臨太平洋、大西洋 B. 兩洲以熱帶面積為主
C. 氣候類型均復雜多樣 D. 均跨東西半球和南北半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5年8月30日,秦嶺山區天降暴雨,秦嶺山腳下的小峪河突發山洪,把在小峪河河道上游玩的9名游客全部沖走.“為了避免同類事件的發生,以下說法最不可取的是( )
A.突發山洪時,迅速跑向兩側的山坡
B.突發山洪時,迅速跑到周圍的高地上
C.突發山洪時,迅速順河道向下游跑
D.來游玩時,提前收聽當天天氣預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東北作為老工業基地,傳統工業面臨資源枯竭、能耗高、經濟效益差等問題。自從中央做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決定以來,該地區已成為我國西部開發后又一個投資熱土。
材料二 東北地區簡圖(見右圖)
(1)A是_______(鄰國),D是_______海。
(2)陰影區B是松嫩平原,是我國著名的商品糧基地。該區域的糖料作物是_______。
(3)圖中大興安嶺西側的地形區是__________。
(4)由哈爾濱的氣候坐標圖判斷該區域主要氣候類型是_______氣候。
(5)人們形容圖中該地區的山河大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據圖上信息,從交通和礦產資源兩方面說明遼中南地區發展重工業的有利條件。(至少答一點)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