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南極地區圖,回答下列問題。
(1)我國的長城站(62°S,59°W)位于中山站(69°S,76°E)的__________方向。
(2)關于南極地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全年都有極晝、極夜和極光現象
B.南極大陸上蘊藏豐富的鐵礦資源
C.企鵝是該大洲上特有的動物
(3)南極地區的氣候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去南極考察一般選在12-2月,原因是此時是南極的暖季,而且有_______現象。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黃河是世界上古老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它給我們華夏人民做出了無私的奉獻,是“母親河”;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災難,讀圖完成以下內容。
(1)河發源于青藏高原上的A山,注入G海;
(2)黃河在B處塑造了具有“塞上江南”美譽的平原;
(3)黃河上中游的分點C為河口,中下游的分點D為;C、D之間的黃河中游,主要流經高原;由于該高原土質疏松,缺少植被保護,該地區夏秋季節多暴雨,加上支流又多,較大的支流E為河、F為河,所以該高原是我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之一,所流失的水土大部分匯入黃河,使得黃河成為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這些泥沙的很大部分沉積于下游河床,形成舉世矚目的“地上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北緯30°中國行》攝制組從浙江舟山群島出發,沿北緯30°線,自東向西一路行進采訪,最后抵達西藏阿里地區,沿途到訪300多個市縣,總行程超過2萬公里,節目著重展現北緯30°沿線的自然風光、歷史文化、民俗風情和普通百姓的生活狀態。
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景觀中,攝制組可能會拍攝的是
A. 北京故宮B. 山東泰山C. 西藏布達拉宮D. 山西平遙古城
【2】攝制組拍攝途經的省區中,位于最東和最西省區的行政中心分別是
A. 杭州、拉薩B. 武漢、昆明C. 南京、拉薩D. 南京、昆明
【3】攝制組拍攝沿途順序經過的地形區是
A. 長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
B. 東南丘陵、黃土高原、青藏高原
C. 青藏高原、云貴高原、東南丘陵
D. 青藏高原、云貴高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4】沿北緯30°緯線我國的地勢特點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中國西北地區簡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西北地區氣候干旱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A. 緯度位置B. 地勢C. 地形D. 海陸位置
【2】圖中甲、乙、丙、丁四地發展種植業的灌溉水源與地點對應正確的是
A. 甲地—豐沛的大氣降水B. 乙地—地下水
C. 丙地—祁連山冰雪融水D. 丁地—塔里木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海底兩萬里》是法國小說家儒勒·凡爾納的代表作之一,他帶領讀者登上“鸚鵡螺”號,隨著尼摩船長和他的“客人們”飽覽變幻無窮的海底世界。
結合“鸚鵡螺號航行路線圖”,完成下面小題。
【1】“鸚鵡螺”號航行證明地球表面海陸分布特點是
A. 有連續而廣闊的陸地B. 有連續而廣闊的海洋
C. 陸地相連但海洋不相連D. 海洋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2】關于“鸚鵡螺”號航行的路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只在熱帶海域航行B. 跨越了東、西、南、北半球
C. 只在東半球海域航行D. 穿越了南極大陸和北冰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智利中部是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少雨,氣候干燥;2017 年,智利中部廣大地區山火頻發,被燒毀的林地超過15 萬公頃,威脅多處城鎮和 民眾生活區。連續的森林大火造成智利中部廣大地區濃煙滾滾,遮天蔽日。下圖為 2017 年智利火山主要發生區位置。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從氣候角度考慮,該地山火易發的時間為
A. 12、1、2月B. 3、4、5月
C. 6、7、8月D. 9、10、11 月
【2】多年連續的森林大火對智利當地有可能造成的影響是
A. 晝夜長短發生變化B. 水土流失加劇
C. 生物多樣性增加D. 環境更加優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是亞洲南部的大國。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1)印度的首都是___________,恒河被視為印度的圣河,其流向是___________。
(2)右圖為孟買的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讀圖描述該地的氣候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斷該地可能發生的氣象災害有___ _____等。
(3)下表為印度的特色主食及其相關地理知識,完成表中空格部分。
印度是一個人口眾多的農業大國。為解決糧食無法自給的問題, 20世紀60年代,印度政府推行 “第一次綠色革命”,引進高產小麥品種,增加化肥、灌溉、農機等投入。原先只適于雨季耕作的夏季作物,改造培育成適于較寒冷和較干旱地區種植的冬季作物,使不適于種植夏季作物的地區變成重要產糧基地。采用輪作制,在同一塊土地上一年可收兩三種作物。至1980年糧食總產量達到15 237萬噸,由糧食進口國變為出口國。
隨著人口數量的不斷增長和生態環境問題的發生,印度提出“第二次綠色革命”的戰略構想, 將其目標定義為“少投入、多產出、保護環境”。 作物生產不僅要繼續提高產量、改良品質,更重要的是要大幅度地減少農藥、化肥和水資源的用量,發展有機農業、以信息技術帶動農業等,保證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4)閱讀資料,概括兩次綠色革命采取的主要措施及主要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
A.世界上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
B.世界上最大的盆地﹣﹣﹣﹣﹣剛果盆地
C.世界上最長的山脈﹣﹣﹣﹣﹣喜雅拉馬山脈
D.世界上最深的海溝﹣﹣﹣﹣﹣馬里亞納海溝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