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塞罕"是蒙語,意為"美麗";"壩"是漢語,意為"高嶺",歷史上的塞罕壩是“林蒼蒼,樹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皇家獵苑,由于清朝末期開圍放墾,蛻變成了“天蒼蒼,野茫茫,風吹沙起好荒涼”的沙地荒原。而今又被贊譽為"河的源頭、云的故鄉、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異獸的天堂"。左圖為我國灤河流域圖,右圖為塞罕壩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某中學初三學生通過查閱資料,對塞罕壩地區及流經該地區的河流進行了探究學習,請你幫他們完善探究內容。
(1)塞罕壩地區的環境變遷:
(2)灤河河流特征:
【答案】(1)①“天蒼蒼,野茫茫,風吹沙起好荒涼”/土地沙化/沙漠化/沙地荒原;②③ 植樹造林/退耕還林,退牧還草/退耕還草,等合理都可,順序無要求;
(2)④東南/自西北流向東南;⑤較緩/慢;⑥較少/總量較少;⑦大/較大;⑧水能;⑨增加/增大/變多;⑩沉積/淤積
【解析】
(1)塞罕壩地區由于過度放牧和過度開墾,土地沙漠化嚴重,變成了“天蒼蒼,野茫茫,風吹沙起好荒涼”;針對這一情況,要采取植樹種草、退牧還草等措施。
(2)灤河上游的流向受地勢的影響,由西北流向東南,流經地區地勢平坦,流速慢;流經內蒙古高原,氣候干旱,降水少、流量較小;中游流經山地,流速快、水能豐富,由于水土流失加劇,河流的含沙量增加;下游流經平原地區,流速減慢,泥沙淤積。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2013年底,我國啟動“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2015年底,我國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下圖為“北京市2012-2016年人口變化統計圖”。
讀圖文資料,回答下面小題。
【1】2012年-2016年,北京市
A. 人口出生率持續上升B. 死亡人口數量不斷增加
C. 人口自然增長率不斷下降D. 總人口數量不斷減少
【2】2015-2016年北京市的人口出生率的變化可能與
A. 與我國人口政策密切相關B. 與當地自然環境變化密切相關
C. 當地醫療水平變化相關D. 與北京市副中心建設密切相關
【3】北京市面臨的人口問題
A. 人口增長過快B. 性別比例失衡
C. 老齡化問題D. 社會養老負擔減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海南島終年如夏,黑龍江北部冬季寒冷漫長,造成兩地氣候差異很大的原因是( )
A. 海陸位置 B. 緯度位置 C. 地形因素 D. 洋流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填出圖中數碼號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
海域:③;④鄰國及隔海相望的國家:⑨;⑩。
(2)地形區⑤和地形區⑥之間的山脈是。
山脈⑧的東側是華北平原,西側是。
(3)地形區⑦是河流①和②的分界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地球“公轉示意圖”,回答:
(1)寫出地球公轉至 A、B 位置時北半球的節氣:A;B
(2)地球公轉至春分日的位置時,太陽直射的緯線是.
(3)在公轉軌道外的短線上,用箭頭畫出地球繞太陽公轉的方向。
(4)北極地區有極晝現象時,地球位于點的位置,此時的南極有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簡稱加州)具有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適宜人類居住,是美國人口最多的州,三分之二的人口居住在南部地區。加州北部氣候濕潤,年降水量高達4000多毫米;南部則干旱而陽光充沛,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加州的發展,解決水問題是關鍵,于是就有了 “北水南調”工程。經過近代幾十年來的改造和開發,加州南部成為美國重要的農業生產區,水果、農產品和副食品是全美最豐富、價錢最便宜的。某班學生對加州的調水工程開展了小組探究活動。左圖為加州區域圖,右圖為加州三城市年降水量和冬雨率柱狀圖。
探究問題一:調水的原因
(1)評價加州南部發展農業的自然條件。(分別從優勢和劣勢兩個角度說明)
(2)從水資源時間、空間分布和用水需求三方面說明加州北水南調的必要性。
探究問題二:調水的方向
(3)從同學們的研究報告摘錄中找出三處錯誤表述。
錯誤1:
錯誤2:
錯誤3:
探究問題三:調水的結果
調水工程的興建為農業提供了灌溉,為城市家庭、工廠提供了水源。在發電、防洪、旅游和改善環境等方面取得了效益。舊金山市是世界最重要的科教文化中心之一,擁有的世界著名高等學府,也是高科技事業云集地區,著名的“硅谷”位于此處。 但由于調水工程截取了大量的水源,流向舊金山灣區的水量減少,導致水質惡化,海灣生物數量減少,海灣附近地區土地鹽堿化……。
(4) (城市)因環境潔凈優美,高校眾多,成為 (傳統工業/高新技術產業)中心;但是調水工程對該區域的環境產生了 、 等不利影響。
探究問題四:未來發展建議
(5)為實現加州地區的可持續發展,請你為加州水資源的使用提出合理的建議。(至少兩個方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暑假期間淄博市某學校初中二年級地理興趣小組的學生赴下圖所示區域進行了一次“紅色之旅”和“自然生態之旅”。
(1)第一站從濟南出發乘車至全國著名的五大革命圣地之一的西柏坡。西柏坡地處A山脈。該山脈西側為省,東側為地形區。
(2)第二站驅車前往壺口瀑布。親眼目睹黃河奔騰咆哮、濁浪排空的氣度。黃河在流經地形區后泥沙含量大增,主要原因是;等。
(3)第三站從延安南行至陜西省省會B,它位于黃河支流附近,往西北行進,進入C區,本區最主要的少數民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北半球圖,回答下面小題。
【1】我們生活在_____________大洲。
A. ①B. ②C. ③D. ④
【2】符號②④所對應的兩大洲的分界線是( )
A. 蘇伊士運河B. 巴拿馬運河C. 麥哲倫海峽D. 白令海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同城效應”是指人們居住在一座城市,工作在另一座城市,每天往返于兩座城市之間,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下圖示意長江三角洲部分城市和交通,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示區域的核心城市是
A. 蘇州 B. 杭州 C. 南京 D. 上海
【2】“同城效應”主要依賴的交通運輸方式是
A. 河湖運輸 B. 航空運輸
C. 高速鐵路和公路 D. 海洋運輸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