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我國海南島終年如夏,黑龍江北部冬季寒冷漫長,造成兩地氣候差異很大的原因是( )
A. 海陸位置 B. 緯度位置 C. 地形因素 D. 洋流因素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長江水系略圖”和“長江干流縱剖面圖”,回答下列問題。
(1)長江發源于(山脈),向東注入海。從長江干流的流向可以推斷,我國地勢的特征是。
(2)長江素有“水能寶庫”之稱。據圖說出長江的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游、中游、下游)河段。
(3)金沙江、川江、荊江三河段中,最易發生洪澇災害的是 , 它有“”之稱。
(4)長江中下游地區是洪澇災害較為嚴重的地區。下面列舉了長江中下游地區洪災頻發的一些重要原因,請提出相應的防洪對策。
原因 | 防洪對策 |
水土流失是導致中下游地帶洪澇災害加劇的重要原因之一 | ① |
圍湖造田使天然湖泊面積減少,蓄洪能力降低 | ② |
降水量大且集中,多暴雨 | 加高加固堤防 |
河道彎曲,泥沙淤積嚴重,泄洪不暢 | 裁彎取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沿36°N附近地形部面圖,回答下列各題
(1)我國地勢特點是( )
A.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分布
B.地勢東高西低,呈三級階梯分布
C.地勢南高北低,呈三級階梯分布
D.地勢北高南低,呈三級階梯分布
(2)位于我國地勢第一級階梯的大高原是( )
A.內蒙古高原
B.黃土高原
C.青藏高原
D.云貴高原
(3)圖中沿36°N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是( )
A.秦嶺
B.大興安嶺
C.武夷山
D.太行山
(4)許多大河滾滾東流,水能豐富,是由于我國( )
A.地形復雜多樣
B.山區面積廣大
C.地勢西高東低
D.山脈縱橫交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填出下列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
特別行政區:A;B;河流:C 。
海域:M;內海:D 。
(2)北回歸線自西向東穿過的省級行政區依次為:、、、。
(3)N省和E省以(山脈)為界。
(4)F省的行政中心是 , N省的行政中心是。
(5)少數民族分布最多的省級行政區是。
(6)我國的人口分布的界線是以黑龍江省的和云南省的為界,該線以東人口比較 , 該線以西人口比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北美洲的地形對氣候的影響圖”和“北美氣候類型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1)①是來自________洋溫暖濕潤的_________風(填風向)。
(2)在北緯40°—60°的北美大陸西岸成了________氣候(填寫氣候類型)。該氣候在北美洲分布上有什么突出特點______,形成這一特點的原因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下面小題。
(1)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
B.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上的地形以平原和丘陵為主
C.我國盆地地形主要分布在第三級階梯上
D.我國地形復雜多樣,每個階梯內都以高原、山地為主
(2)這種地勢特征對我國自然地理環境和經濟發展的影響表現為( )
A.有利于海洋上的濕潤氣流深入內陸,形成豐沛的降水
B.使我國許多大河自東向西注入海洋,溝通了南方與北方之間的交通
C.在階梯內部,由于降水豐富,水能資源巨大
D.有利于我國西北內陸地區的農業發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塞罕"是蒙語,意為"美麗";"壩"是漢語,意為"高嶺",歷史上的塞罕壩是“林蒼蒼,樹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皇家獵苑,由于清朝末期開圍放墾,蛻變成了“天蒼蒼,野茫茫,風吹沙起好荒涼”的沙地荒原。而今又被贊譽為"河的源頭、云的故鄉、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異獸的天堂"。左圖為我國灤河流域圖,右圖為塞罕壩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某中學初三學生通過查閱資料,對塞罕壩地區及流經該地區的河流進行了探究學習,請你幫他們完善探究內容。
(1)塞罕壩地區的環境變遷:
(2)灤河河流特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海口、吐魯番、北極村、五道梁的年內各月的氣溫和降水量柱狀圖。回答下面小題。
(1)關于四地氣候類型特點的敘述不正確是( )
A.海口——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
B.漠河——冬季漫長,寒冷干燥,夏季短促,溫暖濕潤
C.吐魯番——冬冷夏熱,氣溫年較差大,全年濕潤
D.五道梁——全年低溫,降水較少
(2)冬季漠河溫度比海口低,其主要影響因素是( )
A.緯度位置
B.地形影響
C.海陸位置
D.人為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