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青藏鐵路在修建過程中采用以橋代路的方法主要原因是( )
A.為了保護草皮
B.為了不破壞凍土層
C.為了野生動物安全遷徙
D.防止水土流失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請將下列地形類型與其特征進行配對組合。
A.山地 ①海拔較低,坡度比較和緩
B.高原 ②周圍高,中間低
C.平原 ③海拔較高,邊緣比較陡峭
D.盆地 ④海拔較低,地面平坦
E.丘陵 ⑤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較陡
A配 B配 C配 D配 E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圖中有“黃金水道”之稱的河流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圖中下游被稱為“地上河”的河流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圖中②、④兩條大河注入的海洋分別是( )
A. ②注入東海、④注入南海 B. ②注入東海、④注入渤海
C. ②注入渤海、④注入東海 D. ②注入南海、④注入渤海
【4】我國大多數河流“滔滔江水向東流”的主要原因是 ( )
A. 地勢西低東高 B. 西部降水比東部多
C. 地勢西高東低 D. 東部降水比西部多
【5】圖中,北方冷空氣的風向和性質分別是( )
A. 西北風濕潤 B. 東北風溫暖 C. 偏南風寒冷 D. 偏北風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三江源指長江、黃河、瀾滄江的源區,被譽為“中華水塔”。讀三江源示意圖(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中華水塔”河水豐盈的時期,最可能在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
【2】(小題2)三江源地區
A. 傣族兒女載歌載舞
B. 綠草如茵,人口稠密
C. 雪山連綿,冰川廣布
D. 山高谷深,一山有四季
【3】(小題3)今后,該地區應
A. 增加農田面積 B. 加強生態建設
C. 大力開發水能 D. 擴大牧場規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青藏鐵路東起青海西寧,南至西藏拉薩,全長1956千米,被譽為“天路”,是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標志性工程,是中國新世紀四大工程之一。2006年7月1日,青藏鐵路正式通車運營。讀青藏鐵路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下列地理事項描述中,與圖中青藏鐵路沿線觀賞到的景觀特征不相符的是( )
A.雪峰連綿,冰川廣布
B.藏民歡歌,青稞片片
C.雪域牧場,氈房點點
D.城鎮遍布,繁華熱鬧
【2】青藏鐵路經過了我國面積最大的自然保護區“三江源自然保護區”,其“三江”是指 ( )
A.長江、黃河、珠江 B.長江、黃河、雅魯藏布江
C.長江、珠江、瀾滄江 D.長江、黃河、瀾滄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完成下題
(1)某省級行政區被簡稱為“蘇”,其行政中心位于四大地理區域中的(____)
A.“B”區域B.“C”區域C.“D”區域
(2)確定圖中“D”區域界線的主導因素是:(____)
A.地勢地形B.人口分布C.民族政策
(3)四大地理區域差異非常明顯,生活習俗各有特色,其中“氣候以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為主,丘陵平原廣布,樹木四季常綠,河流汛期長,流量大”該區域為圖中字母(____)所在的區域,而且該區域(____)
A.C;人口密集,民房多為平頂房,陸路運輸普遍,摘棉花、騎駱駝、搭帳篷
B.B;地形以高原平原為主,缺水嚴重,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食基地,有南水北調工程
C.C;以稻米為主食,小橋流水人家,園林廣布,民歌曲調溫柔,吃粽子、帶斗笠
(4)圖中通過②處的界線具有非常重要的地理意義,選出概括最全面的選項
a.1月份0°C等溫線b.亞熱帶、暖溫帶分界線c.400mm等降水量線d.濕潤和半濕潤地區分界線e.南北方地區分界線
A.abcB.abdeC.abe
(5)圖中③所在地區(____)
A.位于我國的華北平原B.農作物的熟制是一年兩熟C.林海雪原的景觀經常出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北京年內各月氣溫和降水分布圖”和“我國夏季風來源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讀左圖,歸納北京的氣候特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屬于_________________氣候類型。
(2)北京的降水集中在_____---____月份,這主要是受__________(夏季風或冬季風)的影響。
(3)讀右圖,此季節我國東部地區盛行①__________季風和②__________季風,帶來____________的氣流。
(4)我國季風區的降水和氣溫在時間上的配合具有______________特點。
(5)我國降水年際變化大的重要原因是( )。
A.夏季風活動異常 B.冬季風活動異常
C.冬夏季風交替控制 D.國土面積廣大
(6)夏秋季節對泉州市影響最大的特殊天氣是( )。
A.寒潮 B.梅雨 C.臺風 D.沙塵暴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