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下圖完成下題
(1)某省級行政區被簡稱為“蘇”,其行政中心位于四大地理區域中的(____)
A.“B”區域B.“C”區域C.“D”區域
(2)確定圖中“D”區域界線的主導因素是:(____)
A.地勢地形B.人口分布C.民族政策
(3)四大地理區域差異非常明顯,生活習俗各有特色,其中“氣候以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為主,丘陵平原廣布,樹木四季常綠,河流汛期長,流量大”該區域為圖中字母(____)所在的區域,而且該區域(____)
A.C;人口密集,民房多為平頂房,陸路運輸普遍,摘棉花、騎駱駝、搭帳篷
B.B;地形以高原平原為主,缺水嚴重,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食基地,有南水北調工程
C.C;以稻米為主食,小橋流水人家,園林廣布,民歌曲調溫柔,吃粽子、帶斗笠
(4)圖中通過②處的界線具有非常重要的地理意義,選出概括最全面的選項
a.1月份0°C等溫線b.亞熱帶、暖溫帶分界線c.400mm等降水量線d.濕潤和半濕潤地區分界線e.南北方地區分界線
A.abcB.abdeC.abe
(5)圖中③所在地區(____)
A.位于我國的華北平原B.農作物的熟制是一年兩熟C.林海雪原的景觀經常出現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長江三角洲地區被稱為“魚米之鄉”的原因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地勢低平,以平原為主,是我國重要的稻米產區
B.臨近海洋,海水魚產量大
C.河網密布,湖泊星羅,是我國重要的淡水魚產區
D.淡水魚種類繁多,水稻產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圖文資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現階段,我國人口再生產類型實現了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長的傳統型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長的現代型的歷史性轉變。
材料二據國家衛生計生委數據統計顯示,2013年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到2億,本世紀30年代中期將達到4億,占總人口的比例將從目前的1/7提高到1/4;勞動年齡人口開始減少,2012年比上年減少345萬人,預計2023年以后,年均將減少約800萬人。
材料三2013年12月,中國實施單獨二孩政策;2015年10月,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公報指出: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實施全面二孩政策。
材料四中國人口分布圖
(1)據圖說出我國人口分布的特點?
(2)現階段,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較低,為什么我國每年新增的人口數量依然較大?
(3)現階段,我國人口再生產類型實現了歷史性轉變,使得“世界70億人口日”的到來推遲了5年.這一轉變得益于我國把______作為一項基本國策。
(4)結合材料二回答:人口增長過慢,會給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帶來哪些問題?
(5)我國實施單獨兩孩政策帶來的積極影響有______(多項選擇)。
A.有利于保持合理的勞動力規模 B.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C.改善家庭人口結構,促進家庭幸福與社會和諧 D.延緩人口老齡化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