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印度水旱災害頻繁是因為:
A. 西南季風不穩定 B. 東北季風不穩定
C. 西北季風不穩定 D. 東南季風不穩定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三條重要的地理界線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A線經過 山脈)— 河,是我國1月平均氣溫 ℃等溫線通過的地方,大致也是年 毫米等降水量線通過的地方。
(2)B線是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其中山脈①是 ,它也位于我國地勢第二級和第 級階梯分界線上。
(3)C線東南一側為 (填“內流區”或“外流區”),該區河流眾多,以流入 洋的河流最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及周邊地區略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字母B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__,該省區主要的少數民族為_________族。
(2)圖中鄰國D是最大的內陸國_________,鄰國E是_________。
(3)圖中數字②是_________海,我國領土最南端就位于該海域的_________。
(4)我國的兩個內海分別是瓊州海峽和①_________海。圖中N為我國最大的島嶼_________島。
(5)圖中甲山脈和乙山脈屬于我國地勢第二、三級階梯分界線的是_________(“甲”或“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資源問題日益凸顯,已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瓶頸。讀圖 ,回答下面小題。
【1】下列關于我國土地資源和水資源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華北地區耕地面積廣大、人口眾多、水資源豐富
B.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資源短缺
C.北方地區耕地以旱地為主,但農業發展中水源不足
D.南方地區耕地以水田為主,但農業生產中受伏旱的影響小
【2】為了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在土地資源和水資源的利用和保護中應( )
A.重視水利工程建設,解決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
B.針對我國土地資源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增加投入,加大對沙漠、石漠的改造
C.為緩解城鎮化、工業化進程中人地突出的矛盾,應開荒墾地、擴大耕地面積
D.加強污水處理回用、海水淡化和雨水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列圖文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正式通水,緩解了沿線群眾的生產生活用水困難。
(1)讀左圖可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由長江第一大支流—_______上游的丹江口水庫的渠首開始引水,經長江、淮河、______、海河四大流域,經鄭州、_______等省會城市,一直流向天津和北京。
(2)與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相比,中線工程的一大特點是全線基本實現自流輸水,輸水成本低。從右上圖 中信息分析,中線能自流輸水的原因是_____。
(3)從我國水資源的空間分布特點及生產生活用水現狀等方面,談一談南水北調的必要性______。
(4)為緩解北方地區用水緊張,除南水北調外,可以采取的措施還有 (______)
①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②治理水污染,加大循環利用
③積極發展節水農業,修建水庫等水利工程 ④利用先進鉆探技術,大量開采深層地下水
⑤加強宣傳,提高節水意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5)從某種意義上講,節水比調水更重要。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請你為節約用水出兩個金點子。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中,山脈兩側地形區景觀的描述,與實際情況不相符的是
A. ①山的南側高寒草原上,常見成群的牦牛在覓食
B. ②山的南側千里戈壁,沙漠廣布
C. ③山的北側高原溝壑縱橫,黃土廣布
D. ④山的東側水田連片,秋季稻谷飄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中國飲食文化有著鮮明的地域特色。下圖是四個餐飲品牌的商標設計。 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餐飲品牌各具特色,其所屬省區正確的是
A. ①--甘B. ②--瓊
C. ③--滇D. ④--貴
【2】圖中④是來自云南過橋米線商標。米線又稱“米粉”,一百多年前,漢族居民將這種小吃帶到哈尼族、彝族聚居的云南地區,逐漸加工演化成獨特的地方美食。過橋米線傳統技藝2015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反映出我國
A. 北方地區以稻米為主食的歷史源遠流長B. 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東部和中部
C. 少數民族和漢族交錯雜居中的文化融合D. 少數民族分布區沒有漢族人的居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俄羅斯工業與礦產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輕重工業都很發達
B.工業區主要分布在亞洲部分
C.礦產資源種類齊全,儲量豐富,工業基礎雄厚
D.最大的工業區位于東西伯利亞山地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