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2017年1月3日,教育部下發《關于在中小學地方課程教材中全面落實“年抗戰”概念的函》,強調“九一八事變”后的抗戰歷史是前后貫通的整體,應在課程教材中予以系統、準確體現。( )
A.8
B.10
C.12
D.14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 “內蒙古自治區植被景觀分布圖”,完成以下小題
【1】內蒙古自治區從東往西,植被變化的規律大致是
A. 森林→草原→荒漠
B. 荒漠→森林→草原
C. 森林→荒漠→草原
D. 草原→森林→荒漠
【2】(小題2)植物生長與水分關系密切,據圖推斷內蒙古自治區年降水量的分布規律大致是
A. 南多北少 B. 北多南少
C. 東多西少 D. 西多東少
【3】(小題3)內蒙古自治區最主要的農業生產部門是
A. 林業 B. 牧業 C. 種植業 D. 漁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衛星云圖上通常藍色表示海洋,綠色表示陸地,白色表示云區。當北京地區為綠色時,說明此時北京地區 ( )
A. 晴朗 B. 陰雨 C. 陰轉晴 D. 晴轉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填出圖中數碼所代表的地理事名稱:
鄰國:①、②、③;
隔海相望的國家:④;
島嶼、半島和海峽:⑤、⑥、⑦;
海域:⑧、⑨;
領土的最北端:⑩;
湖北的鄰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主要畜牧區和種植業區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
【1】形成我國“東耕西牧”農業格局的主要原因是
A. 南北緯度的差異
B. 東西溫帶的差異
C. 東西干濕的差異
D. 南北干濕的差異
【2】東部地區是我國種植業、林業、漁業的主要分布區,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種植業主要分布在濕潤、半濕潤的平原地區
B. 人工林集中分布在東北大興安嶺地區
C. 沿海地區淡水漁業發達
D. 南方地區是我國的主要旱作農業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自然特征對農業生產有著重要影響。請利用下列自學任務單,并結合“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及各地區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自主探究回答下列問題:
(探究主題)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自然特征對農業的影響。
(探究過程)
(1)探究影響農業的有利因素。
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是我國重要的水田農業區,從地形、氣候兩方面分析該地區水稻種植的有利條件。
(2)針對不同地區發展農業的不利因素,探究解決措施。
2018年春天,臨沂市降水較往年同期偏少,春旱嚴重,請提出解決措施。
(3)以C、D兩區域為例,據表歸納自然條件對農業的影響。
地理 區域 | 有利條件 | 制約因素 | 農業類型 |
C | 夏季氣溫高;光照強; 等 | 水資源 | 以畜牧業為主,種植業屬于 農業 |
D | 光照充足;河谷地帶氣溫相對較高,土質肥沃等 |
| 以畜牧業為主,種植業屬于 農業 |
(歸納總結)
(4)我國各地自然特征差異顯著,發展農業應遵循 的原則。
(拓展延伸)
(5)亞洲東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風氣候分布面積最廣、季風特點最為典型的地區,分析該類氣候對農業生產的有利或不利影響。(請任選一方面作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5年是我國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如圖為日本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日本工業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區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沿海地區地震影響小 B. 沿海地區資源豐富
C. 沿海地區海運便利 D. 沿海地區科技發達
【2】(小題2)如圖數字能代表日本微電子工業基地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黃河干流上游水能資源豐富,是因為( )
A.位于地勢一、二級階梯分界線,落差大
B.位于地勢二、三級階梯分界線,落差大
C.河道寬,終年水量大
D.緯度低,終年不結冰
(2)關于圖中地理事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黃河易發生凌汛的河段在中游和下游
B.黃河中游含沙量大,形成“地上河”
C.黃河由西向東流入渤海
D.黃河下游地勢低平,支流眾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