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略圖,回答問題。
(1)區域C和區域D的分界線大致是 (山脈)— (河流)一線。
(2)甲地與乙地相比,冬季氣溫較低的是 地,導致這種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
(3)下列項目中,屬于區域B的是 。(填代號)
1.賞冰燈 2.賽龍舟 3.獻哈達 4.那達慕大會
(4)A區域的自然、人口分布情況為( )
A.地勢低平,河湖密布,氣候宜人,人口較多
B.地表崎嶇,山高谷深,森林廣布,人口稀疏
C.海拔高,日照強,氣候溫和濕潤,人口稠密
D.高寒缺氧,雪山連綿,風景秀麗,地廣人稀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東西半球圖,完成下列問題.
(1)跨經度最廣的大洋是洋,其周圍大洲中面積最小的是洲.
(2)本初子午線穿過的大洲是洲和洲.本初子午線與赤道的交點位于(東或西)半球.
(3)南美洲與B洲的界線是 . 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 .
(4)德國科學家魏格納,他從洋的兩岸輪廓相似而得到啟示,創立了大陸漂移假說.
(5)填出下列地理事物的名稱:A , B , C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中圖所示地貌景觀主要分布于左圖中的:
A. 甲處 B. 乙處 C. 丙處 D. 丁處
【2】右圖所示地理現象主要分布于左圖中的:
A. 甲處 B. 乙處 C. 丙處 D. 丁處
【3】從圖可以看出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問題十分突出,下列可以有效解決該地區生態問題的措施是
A. 陡坡墾殖 B. 植樹種草 C. 開墾荒地 D. 過度放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我國疆界綿長,陸上相鄰的國家有個,其中①是(國家);②是(國家)
(2)我國疆域遼闊,劃分為省、、鄉三級基本行政區劃,省級行政區有34個,其中有
個自治區.北回歸線穿過的四個省級行政區,自東向西依次是:臺灣省、、、云南省。(填全稱)
(3)圖中既臨黃海,又臨渤海的省級行政區有兩個,是遼寧省和⑥。(填簡稱)
(4)我國陸上鄰國最多的省級行政區是圖中的⑦,其行政中心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四省的地理特征,描述正確的是( 。
A.位于西部地區的省區是丁、丙
B.緯度最高的是甲
C.外國朋友要考察少數民族風情,建議他去甲省
D.每年有兩次陽光直射的機會的省區可能是甲、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世界上最雄偉高大的喜馬拉雅山脈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碰撞抬升形成的
B.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碰撞抬升形成的
C.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碰撞抬升形成的
D.印度洋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碰撞抬升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題文)資料顯示:近三十年來,青島城區平均氣溫上升了2℃以上,平均風速減小30%。為了讓徐徐清風吹進市區,不被高樓大廈的“圍墻”擋在外圖,青島市提出規劃八條城市通風廊道。讀 “青島市通風廊道規劃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小題1)城市通風廊道的主要作用是
①減少風沙天氣頻率 ②緩解城市“熱島效應” ③減輕大氣污染和霧霾 ④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2】(小題2)圖中通風廊道走向規劃的主要依據是
①冬夏季風向 ②水體污染現狀 ③地質災害分布 ④地形地勢特點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3】(小題3)城市通風廊道建設應
A. 靠近鋼鐵廠 B. 遠離大型公園、綠地
C. 遠離主要道路,限制汽車通行 D. 降低建筑密度,少建高樓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