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珠江三角洲地區目前已形成了一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內的多層次的開放體系。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加試題)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下圖為世界某區域略圖和甲城市的氣候統計資料。
材料二:奧蘭治河是南非一條非常重要的河流,沿途多峽谷瀑布,中下游除少量平原,多狹窄階地,且穿越荒漠化地帶,河口多沙洲,枯水期水量甚微。開普敦是南非第二大城市,由于近三年持續干旱,將成為發達國家第一個耗盡可飲用水資源的城市。開普敦市政府近日宣布,2018年4月12日為水資源“臨界日(Day Zero)”,市長已下令開發臨界線以下的地下水,并親臨工地督戰。
材料三:臨近甲城市的某學校(30°S,30°E)學生進行日影觀察。
在學校操場上垂直立1根1米長的木桿,以木桿立點為圓心,畫1米半徑
的實線圓和0.5米為半徑的虛線圓,如圖2。
(注:tan30°=0.577 tan45°=1 tan60°=1.732)
(1)簡述甲城市的降水特征,結合圖示信息分析其成因。
(2)與世界其他大河相比,奧蘭治河沿岸很少有大城鎮,試分析其原因。
(3)簡析開普敦市開采臨界線以下地下水可能帶來的危害,應對水資源“臨界日(Day Zero)”臨近,市民可采取哪些應對措施?
(4)當春分日杭州(30°N,120°E)日落時,在圖2中用粗實線畫出桿影,并用小黑點P標明桿影端點位置。若該學校某日正午時P點真好落在實線圓上,說出當地的晝夜長短狀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黃河水系圖,回答后面的問題。
(1)黃河發源于 山脈,注入 海。
(2)序號②是 平原,河段④由于泥沙淤積,河床抬高,很容易形成“ ”。
(3)治理甲區域生態環境問題的根本措施是 ,山脈乙的走向是 。
(4)列舉黃河上游的主要問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對于俄羅斯的敘述,錯誤的說法是( )
A. 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
B. 莫斯科是全國最大的城市和工業中心
C. 經濟以重工業為主
D. 氣候特點表現為冬季短而溫暖,夏季長而炎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日本和俄羅斯的敘述,正確的有( )
①俄羅斯的工業區主要靠近礦產豐富的地區 ②日本的工業主要分布:在本州島的內部
③日本領土所跨緯度較大,大部分地區位于北溫帶 ④伏爾加河是亞洲和歐洲分界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有關歐洲人愛吃牛羊肉的原因,按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①溫帶海洋性氣候,平原為主的地形 ②適合多汁牧草生長,草場廣布
③地處中緯度大陸西岸 ④畜牧業發達
A. ①②③④ B. ③①②④ C. ③②①④ D. ②③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a)為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實習的觀測點分布圖①﹣④為觀測點編號,如圖(b)為該班某小組在其中一個觀測點所作的記錄卡片.讀圖,完成各題。
【1】根據如圖(b)中記錄的信息判斷,卡片中“觀察編號”應為如圖(a)中的(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小題2)該班同學還使用“海拔高度測量儀”對甲、乙、丙、丁四個村莊的海拔進行了測量,驗證了如圖(a)中四個村莊的海拔高度,其中海拔最高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南亞略圖,回答下列問題:
(1)印度東臨 , 西臨。
(2)穿過印度的特殊緯線是 , 該條緯線的緯度是。
(3)印度南部地形區是。印度的主要河流是。與印度西北面相鄰的國家是。
(4)印度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受季風影響,印度的災害頻繁。
(5)讀右圖,描述南亞地勢的特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季風進退與雨帶推移示意圖”回答問題:
(1)A、B兩線中,表示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界限的是________。圖中甲、乙、丙、丁代表四大地理區域,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則,丙、丁兩區域農業生產類型以_______業為主。
(2)C、D、E三線表示雨帶推移的多年平均位置:當雨帶移至C線位置時,長江中下游地區常發生的氣候上的災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地區主要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___ 。
(4)甲地區土地利用中面臨的主要生態環境問題是 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