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過去的“北大荒”,如今的“北大倉”分布于( )
A.黃土高原
B.華北平原
C.東北平原
D.內蒙古高原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四大地理區域圖,完成下面小題。
【1】東臺市位于
A. 甲地區B. 乙地區C. 丙地區D. 丁地區
【2】對四地區描述不正確的是
A. 甲地區主要種植水稻、油菜、柑橘
B. 乙地區農作物的熟制為一年二熟或三熟
C. 丙地區為半干旱地區
D. 丁地區的自然特征是干旱
【3】確定甲地區和乙地區分界線的主導因素是
A. 氣候B. 地形C. 海陸位置D. 季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讀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主要是依據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 的差異,同時兼顧自然景觀和土地利用的不同來劃分的。③地區與①②④三區的分界線山脈名稱由南向北依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地區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 ___________ ,②地區典型的氣候類型為 _________________ 氣候。
(3)P島上的少數民族主要是 __________ 族;釣魚島位于P島的 ____________ 方向。
(4)下列各組地理事物中,依次出現在黃河流經地域的一組是 ( )
A.酥油茶-吊腳樓-蒙古袍-四合院 B.碉房-蘭州拉面-馬頭琴-窯洞
C.蒙古袍-土樓-窯洞-京劇 D.坎兒井-那達慕大會-信天游-四合院
(5)試列舉②和④地區在生產和生活文化方面的差異各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人類對地球的形狀認識經過了漫長的過程。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因麥哲倫環球航行成功,人類對地球面貌的認知進入到圖(a)中
A. Ⅰ階段 B. Ⅱ階段 C. Ⅲ階段 D. Ⅳ階段
【2】從任何角度拍攝的地球衛星照片上看(如圖中Ⅳ所示),地球都是一顆藍色星球,因為
A. 每個半球上的陸地面積都大于海洋
B. 世界上的每個大洲都被海洋包圍
C. 地球表面大約有七分海洋三分陸地
D. 世界海洋面積大約占全球的50%
【3】讀圖(b),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先后經過的大洋依次是
A.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B.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C. 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D. 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完成下列問題。
(1)A是____氣候,該氣候在北美地區呈狹長狀分布的原因是____。
(2)A氣候與B氣候相比,主要差異是____,造成這兩種氣候差異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8分)讀左圖“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示意圖”及右圖 “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受地理位置、地形地勢等因素影響,四大地理區域A、B、C、D的自然環境差異較大。其中以畜牧業為主,高寒區面積廣的是_______;河湖眾多,水熱條件最為優越的是______(以上均填字母)
(2)A、D兩區域分界線大致與我國的下列哪些界線相吻合?(填字母選項)_________
①1月0℃等溫線 ②1600毫米等降水量線 ③亞熱帶與中溫帶分界線
④亞熱帶季風氣候與溫帶季風氣候的分界線 ⑤濕潤地區與半濕潤地區的分界線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⑤
(3)圖中黃河的②、③、④河段中,出現“地上河”現象的是_______; 城市①是“九省通衢”的_______,屬于右圖中哪一氣候類型_________(填序號)
(4)B地區瓜果特別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對中國四大地理區域自然地理特征說法正確的選項是_________
A.由于B區域位于內陸地區,所以該區域都是內流河
B.A區域山脈主要有太行山、長白山、巫山、泰山
C.D區域河流大部分注入太平洋,少部分注入印度洋
D.C區域石灰巖廣布,多喀斯特地貌發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文明依水而生,我國最大的河流長江流經我區,對我區經濟發展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以下不屬于長江對我區產生的有利影響的是( )
A.有利于航運
B.為城市發展提供生活用水
C.沖擊形成廣闊的平原
D.有利于發展淡水養殖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