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讀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主要是依據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 的差異,同時兼顧自然景觀和土地利用的不同來劃分的。③地區與①②④三區的分界線山脈名稱由南向北依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地區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 ___________ ,②地區典型的氣候類型為 _________________ 氣候。
(3)P島上的少數民族主要是 __________ 族;釣魚島位于P島的 ____________ 方向。
(4)下列各組地理事物中,依次出現在黃河流經地域的一組是 ( )
A.酥油茶-吊腳樓-蒙古袍-四合院 B.碉房-蘭州拉面-馬頭琴-窯洞
C.蒙古袍-土樓-窯洞-京劇 D.坎兒井-那達慕大會-信天游-四合院
(5)試列舉②和④地區在生產和生活文化方面的差異各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地形 氣候橫斷山脈-祁連山脈-昆侖山脈
(2)干旱 溫帶季風
(3)高山 東北
(4)B
(5)②地區以旱地為主,農產品有小麥、甜菜、高粱等,以面食為主,傳統交通工具為馬拉大車;④地區以水地為主,農產品有水稻、甘蔗、油菜等,以米飯為主,傳統交通工具為船舶。(只要生產和生活文化方面的差異各一例即可)
【解析】試題分析:
讀圖可知:(1)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劃分的主要依據是氣候和地形的差異,同時兼顧自然景觀和土地利等特點.③地區為青藏地區,與①②④三區的分界線山脈名稱由南向北依次是橫斷山脈、祁連山脈、昆侖山脈;
(2)①西北地區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②為北方地區,典型的溫帶季風氣候;
(3)P島為臺灣島,少數民族主要是高山族;diao魚島位于P島的方向東北方向,根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判斷方向;
(4)依次出現在黃河流經地域的一組是
B.碉房-蘭州拉面-馬頭琴-窯洞.黃河發源青藏高原,主要流經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三大地形區,其中青藏高原地區氣溫較低,為了減少熱量的散失多建窗小平頂的碉房;黃河流經的蘭州,有全國聞名的蘭州拉面;內蒙古高原是我國的牧區,主要少數民族是蒙古族,馬頭琴是該民族的著名樂器;黃土高原地區的民居是冬暖夏涼的窯洞;
(5)試列舉②和④地區在生產和生活文化方面的差異各一例.②為北方地區,人們以面食為主;冬季進行滑雪、溜冰比賽活動.④為南方地區,人們以米飯為主,端午節進行賽龍舟活動.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校學生戶外社團計劃到如圖(某區域等高線圖)所示區域開展戶外活動。讀圖完成下列要求:
(1)有團員建議乘車到D地后徒步爬乙山,量得該兩地間的圖上距離為2厘米,則至少得徒步________千米;
(2)若團員們要開展攀巖活動,圖中ABC三處最適宜的是________處;
(3)圖中小河E的流向是________;
(4)根據圖中相關信息判斷,甲山的高度最有可能是 ;
A、650米
B、680米
C、730米
D、810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問題:
(1)該圖所示為東西半球中的______半球圖
(2)經線a是東西半球的分界線,它的經度是_____;緯線b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線,它的緯度是____,除了緯度命名外,它還有個名稱是______。
(3)圖中ABCDE五個點中,有極晝極夜現象的是______點
(4)BD兩點位于同一條______上;AD兩點位于同一條____上。(填經線或緯線)
(5)寫出B點的經緯度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比例尺為1:30000000的地圖上,量得兩地的圖上距離為6cm,則兩地實地距離為
A.1300千米
B.180千米
C.1800千米
D.1500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西北地區農業生產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農田主要分布在河水、高山冰雪融水或地下水灌溉的地勢平坦的地區
B.植被由東向西呈現出荒漠—荒漠草原—草原過渡的趨勢
C.河西走廊和天山山麓帶廣種水稻、小麥、棉花、瓜果
D.西北地區依靠冰雪融水,畜牧業和林業發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臨沂市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的小明,利用導學提綱進行自主探究學習,請結合圖15、圖16、圖17、圖18幫助小明完成相關問題。
探究主題:地形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自主探究】
(1)本著因地制宜的原則,分別寫出圖15中甲地和丙地適宜布局的主要農業部門。
(2)圖16中從甲→乙→丙,地勢越來越 , 人口密度越來越。
(3)結合圖15,說出密西西比河干流兩側支流的流向,并分析流向與地形的關系。
(4)由圖17和圖18可知,非洲大陸赤道地區西部為熱帶雨林氣候,東部為氣候,導致這種差異的影響因素是。
(5)【歸納小結】地形影響地理環境的事例還有很多,請在結構圖(圖19)中①、②處補充填寫適當內容,完善知識結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