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人們按方位把亞洲分為6個地區,其中我國位于哪個地區( )
A. 南亞 B. 西亞 C. 東亞 D. 中亞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年10月,紀念人民治理黃河70年座談會在北京召開。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黃河由甲地到乙地水量減少的原因是
①落差大河水流速快 ②氣候干旱河水被蒸發
③引水灌溉農田 ④地上河導致河水下滲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2】乙地河段每年初冬和初春時節會產生冰壩堵塞河道造成河水泛濫現象,即凌汛。這段黃河產生凌汛的原因除有結冰期因素之外,還與( )有關。
A.流速B.流量C.流向D.含沙量
【3】根治黃河,開展水土保持工作的重點是
A.上游的青藏高原B.中游的黃土高原
C.下游的華北平原D.河口的三角洲地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四大地理區域圖”,完成下列問題。
(1)甲、乙、丙、丁是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確定圖中區域甲、丙之間界線考慮的主導因素是________。
(2)四大地理區域中,甲地理區域大部分地區的氣候類型屬于_______,乙地理區域的地形特點是_______,丙地理區域的農業類型屬于________農業,丁地理區域的農業類型屬于_______農業。
(3)甲、乙兩地區的分界線是______,下列景觀屬于該線以北的是______
A.漫山遍野荔枝林 B.甘蔗扯起青紗帳 C.椰林婆娑菠蘿香 D.旱地麥浪大豆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注工程 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正式通水,緩解了人們生產、生活用水困難的狀況。
材料二:“南水北調線路示意圖”、“南水北調中線地形剖面示意圖”、“中國水資源分布圖”和“我國南、北方水土組合狀況比較圖”。
(1)南水北調西線方案是把長江上游的水引入 _______河,調到____________地區;中線是從丹江口水庫引水,經過湖北省、_____________省和___________ (省級行政區簡稱),抵達京、津兩市;東線工程自南向北依次跨越長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系,最后進入海河水系。東線和中線都到達______________平原。
(2)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一大特點是全線基本實現自流輸水,輸水成本低。據圖分析中線能自流輸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斷對錯:據圖和所學知識判斷。
①南水北調東線與中線相比,東線工程量較大,但水質方面優于中線 (____________)
②下中圖反映了我國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其中甲地比丁地水資源豐富 (____________)
③下右圖反映了我國南、北地區相比,北方地區水資源少,耕地資源多 (____________)
④除南水北調外,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是解決我國缺水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 (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