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自然資源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我國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人均不足 B、自然資源都是取之不竭、用之不盡
C、土地、陽光屬于可再生資源 D、應注意節約和保護自然資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濱州中考)“世界這么大,我想去看看”,成為現代生活的時尚。某中學生社團在暑期進行了環球網上模擬旅游。下圖是他們確定的旅游線路,請結合所學地理知識完成下列各題。
(1)請在下列橫線上寫出字母A、B、C所在的區域名稱。
A 海峽,B 洋,C 洲。
(2)在模擬旅游過程中,同學們遇到了幾個問題,請你運用所學地理知識幫他們解決。
問題①:紅海的面積會不斷擴大,最終形成新的大洋。請說明原因。
問題②:歐洲西部旅游業雖然發達,但西歐人夏季都喜歡到陽光明媚的地中海沿岸旅游。請你從氣候的角度分析原因。
(言之有理即可)
問題③:非洲的乞力馬扎羅山成為“赤道雪峰”的原因是什么?
問題④:圖中擬議中的“兩洋鐵路”在修建過程中遇到的主要生態問題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中甲、乙兩地的陰影部分面積相等,且位于我國不同的兩個省區,關于圖中陰影部分的描述正確的是( )
A.面積甲小于乙
B.比例尺甲大于乙
C.甲在乙的東南
D.如在我國兩個不同省區,甲省區人口密度小,乙省區人口密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等高線圖,完成下列各題。
(1)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稱:A B
(2)圖中小河F的流向是 , 據此可判斷小河所在的地形部位名稱是。
(3)若甲、乙兩山頂之間的圖上距離是2厘米,根據圖上比例尺,則甲乙兩山頂之間的實地距離是千米。
(4)甲乙兩山頂的相對高度是米,甲山位于乙山的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下題。
(1)圖中C點的經緯度位置是( )
A.30°N,30°E
B.30°S,30°W
C.30°N,30°W
D.30°S,30°E
(2)圖中A點位于B點的( )方向。
A.正北
B.正南
C.東北
D.西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綿陽中考)下圖為甲、乙兩地氣候資料。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甲、乙兩地中( )
A. 冬季氣溫甲地低于乙地
B. 年溫差甲地小于乙地
C. 甲地降水集中于夏季
D. 乙地降水季節分配均勻
【2】甲、乙兩地均位于( )
A. 熱帶地區 B. 溫帶地區
C. 寒帶地區 D. 高山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沿30°N地形剖面圖”,回答下列問題
(1)我國地勢的主要特征是( )
A.我國地勢東高西低,呈階梯狀分布
B.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C.我國地勢南高北低,呈階梯狀分布
D.我國地勢北高南低,呈階梯狀分布
(2)關于圖中數碼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地形區的名稱的說法,正確的是( )
A.①是云貴高原
B.②是塔里木盆地
C.③是四川盆地
D.④是南海
(3)我國夏季氣溫的最低值出現在( )
A.①
B.②
C.③
D.④
(4)這種地勢特征對我國自然地理環境和經濟發展的影響表現為( )
A.有利于海洋上的濕潤氣流深入內陸,形成豐沛的降水
B.使我國許多大河自東向西注入海洋,溝通了東部與西部之間的交通
C.在階梯內部,由于降水豐富,水能資源巨大
D.有利于我西北內陸地區的農業發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我國南方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到學校附近開展野外考察活動,下圖是考察區域的等高線地形圖。
(1)同學們發現小清河的一條支流繪制錯誤,它是①②③④中的河。
(2)同學們看到甲乙兩地種植的農作物不同,地種植水稻,地種植柑橘。
(3)同學們為當地旅游業發展獻計獻策,建議在處開發攀巖運動項目,在小清河支流中的河開發激流漂流項目(填圖中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