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等高線圖,完成下列要求。
(1)G處地形是________,C 處地是________。
(2)E、F兩地降水較多的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3)若E點的氣溫是20℃,則H點的氣溫是_______。
(4)如果AB之間的圖上距離是2厘米,那么AB之間的實地距離是______千米。A在B的______方向。
【答案】陡崖 山谷 E E在迎風破 15.2℃ 40 正西
【解析】
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比例尺是表示圖上一條線段的長度與地面相應線段的實際長度之比。公式為: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比例尺有三種表示方法:數值比例尺、圖示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
據圖分析可知:
(1)圖中G處等高線重合的地方為陡崖,C處等高線凸向高處,是山谷。
(2)圖中E、F兩地降水較多的是E地, E位于來自海洋上的盛行風的迎風坡,F位于背風坡。
(3)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圖中E處海拔為200米,H處海拔為1000米,若E點的氣溫是20℃,則H點的氣溫=20-(1000-200)÷100×0.6=15.2℃。
(4)圖中比例尺是線段比例尺,比例尺為圖上1厘米表示實際20千米,如果AB之間的圖上距離是2厘米,那么AB之間的實地距離是40千米;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中,按指向標所指示的方向辨認方向,箭頭所指示的方向為北方,據此判斷,A在B的 正西方向。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下列對圖中①②兩地地理差異的敘述,正確的是
A. ①地是“黃土地”,②地是“黑土地”
B. ①地種“冬小麥”,②地種“春小麥”
C. ①地多“暖溫帶”,②地多“寒溫帶”
D. ①地有“遼中南”,②地有“京津唐”
【2】關于圖中地理區域的敘述,正確的是
A. 農作物兩年三熟或一年兩熟 B. 盛產熱帶作物,如橡膠、椰子、咖啡等
C. 煤、鐵、石油和有色金屬等礦產資源豐富 D. 年降水量大致為400—800毫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下表表示地區氣溫、降水量及日照時數
(1)根據表中信息,補充繪制圖示地區的氣溫曲線與降水量柱狀圖。
(2)圖示地區棉花品質優良,產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棉花種植區主要分布在 。棉花生長的有利自然條件有 、 、 。
(3)圖2展示了該區域目前面臨的環境問題。運用所學知識,完成下列框圖。
A.過度取水
B.冰川萎縮
C.入湖水量減少
D.深居內陸
E.水域面積減小
F.水生生物減少
G.棉花種植面積增加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
(4)該地區生產的優質長絨棉享譽世界,有人建議進一步擴大棉花種植面積。你是否贊同該建議,請表明態度,并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地理分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將圖中字母代表的地理區域名稱填在下列橫線上:
A________地區,B________地區.
(2)圖中C地區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________.
(3)你知道這一界線的南北兩側有哪些明顯的地理差異嗎?完成下面表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北京進行“三城一區”規劃(圖1“北京市城市規劃簡圖”),建成后北京將成為我國科技創新中心主平臺。
材料二:北京的四合院院落寬敞平坦,其排列基本以南北方為中軸線,正東西南北的分布。受氣候影響(圖2“北京市氣候圖”),四合院夏季用紗或冷布糊窗以便透風、透氣,解除暑熱;很長一段歷史時期,冬季睡火炕成為老北京人一種傳統風俗。
(1)材料一體現北京是我國的_________中心。“三城一區”體現了_________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
(2)北京所在的_________(地形區),為其四合院的布局排列提供了有利條件;_________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我國古代宮廷建筑之精華,也是享譽中外的建筑瑰寶。
(3)第24屆冬奧會將于2022年在北京與河北張家口舉辦。據圖分析,北京舉辦冬奧會的有利氣候條件是_________;冬奧會的成功申辦可以帶動張家口_________業發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