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我國北方地區與西北地區分界線的確定,考慮的主導因素是()
A.河流差異B.地形差異C.降水差異D.地形、地勢差異
【答案】C
【解析】
綜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點,可以把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其中,秦嶺、淮河一線是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為北方地區和西北地區的分界線。我國青藏地區和西北地區,北方地區,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致以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分界線。我國的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在地形、氣候、河流流量和植被類型等方面均有明顯差異;受自然環境的影響,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人們,在生產方式、生活習慣、文化傳統等方面也有很大差異。
在中國地圖上,把秦嶺-淮河線、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和青藏高原邊緣線小河三條重要的地理界線結合起來,并根據自然和人文地理特點做一定的調整,就把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我國北方地區與西北地區分界線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主導因素是降水差異。故選:C。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西北內陸地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東部和西部地區溫度差異很大,水分差異較小B.地形以高原和丘陵為主
C.自然景觀自東向西由荒漠逐漸變為森林D.農業結構以畜牧業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由于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我國自古以來一直重視水利工程的建沒。解決水資源季節變化大的措施之一是興建_____,這個措施可以在河流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從而調節河流水量的時間變化。解決水資源地區分布不均的有效辦法之一是跨流域調水。為了緩解北方地區嚴重缺水的狀況,我國正在實施_____工程,分東、中、西三條線路把長江流域豐富的水資源調到華北和西北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2019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發布。從粵港澳大灣區2017年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到粵、港、澳三地政府簽署《深化粵港澳合作,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再到2018年港珠澳大橋的通車,短短兩年有余,“粵港澳大灣區”從規劃逐步走向落地。
完成下列小題。
【1】我國沿海工業基地中,位于粵港澳大灣區的是()
A.遼中南工業基地B.京津唐工業基地
C.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D.長江三角洲工業基地
【2】下列不屬于粵港澳大灣區優勢的是()
A.充足的外資B.先進的管理經驗
C.便捷的交通D.豐富的資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如果作一次穿越之旅,無論選擇哪個方向,都能欣賞豐富多彩的地理景觀。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當海南島鮮花盛開、瓜果飄香時,還處于一片天寒地凍,銀裝素裹景象的地區是( )
A.江西省B.秦嶺以南C.珠江沿岸D.北方地區
【2】與西北地區相比,東南沿海一帶山清水秀。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
A.緯度因素B.海陸因素C.地形因素D.人類活動
【3】我國地勢逐級上升,出現在( )
A.自南向北方向B.自北向南方向C.自西向東方向D.自東向西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東北三江平原生產的“東北大米”成為超市里市民的搶手貨。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以下四句話,可以用于描述三江平原的是
A.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B.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C.黑土廣布,千里冰封,萬里雪飄…D.遠看是山,近看成川,冰川廣布
【2】三江平原水稻種植面積的逐年擴大,打破了傳統的“南稻北麥”格局,三江平原可以種植水稻的最主要原因是
A.山環水繞,沃野千里B.日出最早,光照充足
C.地勢低平,黑土廣布D.雨熱同期,水源充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坎兒井有“地下萬里長城”之稱,是新疆吐魯番的生命之泉,目前已從最多時的1780多條減少到約600條,照此預測,20年后可能消失,因而加強坎兒井的保護已刻不容緩。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坎兒井的水源主要來自
A.河流水B.湖泊水C.冰雪融水D.雨水
【2】坎兒井是新疆最古老的地下引水工程,當地在地下取水是為了
A.利于灌溉B.避免蒸發C.利于地勢自流D.節約成本
【3】坎兒井主要分布在吐魯番和哈密等地區,這些地區的農業屬于
A.河谷農業B.綠洲農業C.基塘農業D.大牧場放牧業
【4】通常,在一年中坎兒井水量最大的月份應該在
A.5月B.6月C.7月D.8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學習“中國的疆域”時,玲玲對中國地理位置特點的描述,正確的是( )
A.我國最西端在帕米爾高原B.我國位于太平洋東岸、亞洲西部
C.我國全部位于中緯度地區D.我國領土跨北寒、北溫兩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