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各大洲徑流總量和人均徑流量的對比表,回答下列問題。(14分)
項目 洲名 | 歐洲 | A | B | 北美洲 | C | D |
徑流總量(立方千米) | 3100 | 131900 | 4225 | 5950 | 10390 | 1965 |
人均凈流量(立方米) | 2100 | 1960 | 5500 | 8620 | 21000 | 27800 |
(1)指出表中A、B、C、D所代表大洲的名稱。(4分)
(2)在坐標圖中,按由多到少的順序和圖例要求畫出六大洲人均徑流量柱狀圖。(橫坐標每格代表一個大洲,每小格只是一個基數,在此位置可畫出各洲相應柱狀圖。)(2分)
(3)一個地區的徑流量的多少取決于 和 的對比關系。世界上江河徑流量最多的國家是 (3分)
(4)目前許多國家“鬧水荒”的原因除表中所反映出來的
以外,還與哪些原因有關?(5分)
(1)A.亞洲,B.非洲,C.南美洲,D.大洋洲。
(2)略
(3)降水量蒸發量 巴西
(4)地球上水資源數量有限且分布不均 經濟發展快,人口增長較快,水體污染嚴重。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圖表分析、判斷和繪制圖表的能力。第(1)題,由表中徑流總量和人均徑流量判斷各大洲的名稱,人均徑流量最多的大洲是大洋洲,徑流總量最多的是亞洲,其次是南美洲,因此表中A為亞洲,B為非洲,C為南美洲,D為大洋洲。第(2)題,結合第(1)題分析及表中數據圖例畫出即可。第(3)題,屬基礎知識考查,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即可。第(4)題,表中資料反映地球上的水資源分布不平衡,這是世界上許多國家“鬧水荒”的自然原因。另外,隨著經濟發展和人口增長,對水資源的需求量增加,需求量增長速度遠超過可供水量增長速度,并且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活動使水體污染加重,可用的水資源減少是導致“水荒”的人為原因。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下圖為甲、乙兩地區城市化發展模式圖,回答(1)~(2)題。
甲地區城市化發展模式圖
![]() | ![]() |
乙地區城市化發展模式圖
![]() | |||
![]() |
(1)兩地區城市化發展模式的共同點是 ( )
A.有較大規模的人口遷移 B.依靠外來資金支持城市化
C.有當地政府的大量投資 D.通過工業化帶動城市化
(2)兩地區城市化發展模式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甲地區屬外資驅動型的城市化 B.乙地區屬于開發驅動型的城市化
C.甲地區的典型發展模式在蘇南地區 D.乙地區的典型發展模式在珠江三角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農作物的生長離不開耕地,而耕地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農作物的產量。因地制宜的開發和整治國土資源,勢在必行。據此回答23、24題。
23.下列各區國土整治的重點是
A.東北區開發治理低濕洼地,建立商品糧基地
B.西北荒漠化土地防治的核心策略是消除貧困
C.南方丘陵山區開發農業資源,治理水土流失
D.黃土高原進行以柑橘生產為主的優勢資源系列開發
24.黃淮海平原土壤中的水鹽運動,導致土壤鹽漬化較為嚴重的季節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圖3是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馬扎羅山,海拔5895米,距離赤道僅300多千米。乞力馬扎羅山峰頂雪冠正面臨著在50年內消失的威脅。據此回答 題。
14.圖3影像的獲取主要采用的地理信息技術是
A.遙感(RS) B.全球定位系統(GPS) C.地理信息系統(GIS) D.數字地球
15.關于乞力馬扎羅山峰頂雪冠逐漸消失的原因及其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
A.雪冠逐漸消失主要是因為乞力馬扎羅山距離赤道近,氣溫高
B.雪冠逐漸消失主要是因為大氣環流異常,導致山頂降雪量銳減
C.雪冠消失將對這個地區的生態系統帶來嚴重破壞
D.雪冠消失將導致山麓地帶水資源增加,森林四季繁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魯爾區五大工業部門的聯系”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字母表示的工業部門名稱分別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其中的________、 是該工業區工業發展的基礎。
(3)①②③三種資源中,魯爾區較貧乏的資源是________,為了就近獲得該資源,魯爾區的鋼鐵工業在區位上有何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下圖,完成題。
16.該島鐵路形狀為“環形”,說明其最主要的地形是 ( )
A.平原 B.山地 C.高原 D.盆地
17.甲和丙之間的鐵路沒按圖中虛線修建,最可能的原因是 ( )
A.虛線處是鞍部 B.虛線處是河谷 C.虛線處等高線稀疏 D.虛線處等高線密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下列我國因地制宜創造的農業地域類型中,屬于循環經濟的是 ( )
A.東北的大豆和小麥間作農業 B.農耕區生產谷物、飼養家畜
C.東北平原的國營農業種植業 D.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魚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某地區人口密度分布圖”,回答1~2題:
1.該地區人口成斑塊狀環形分布的主要原因有 ( )
A.環盆地以哈薩克族人為核心形成相對集中的居民點
B.環盆地有大小不等不連續的山前沖積扇平原分布
C.環盆地有較豐富的礦產資源分布
D.環盆地有大小不同不連續的草原分布
2. 該地區發展農牧業的不利條件主要有 ( )
A.熱量不足 B.水源不足
C.可供利用的土地資源不足 D.氣溫日較差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有關東北濕地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濕地本身是一個生態系統
B.是我國特有的珍禽丹頂鶴、天鵝的棲息地
C.東北地區的濕地應全部開墾為耕地,充分加以利用
D.人類要有計劃地保護濕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