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山西平遙是晉商的發源地之一。公元1824年,中國第一家現代銀行的雛形“日升昌”票號在平遙誕生三年之后,“日升昌”在中國很多省份先后設立分支機構,到19世紀40年代,它的業務擴展到日本、新加坡等地。下列關于此現象的評價中不正確的是(
)
A.清朝時期商品經濟有了新的發展 B.清朝時期晉商的銳意進取精神
C.清朝時期金融業發展迅速 D.金融匯兌行業在中國開始出現
3.西藏史籍《薩迦世系史》載:“元帝轄十一行省,西藏之地面雖不足一行省,但因為它是思巴(土蕃的大喇嘛,元世祖讓他主持宣政院)的住地和教法所在,故作為一省委付于思巴!币陨喜牧媳砻鳎孩傥鞑匾呀浾匠蔀樵囊粋行、谠实壑匾暲米诮虂磉M行統治③思巴是西藏地方的宗教領袖和行政長官 ④思巴也是元朝中央政府中的高級官員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王老師上課展示了一幅有關北宋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教學圖片,你認為它反映出的最主要歷史信息是
A.描繪了大運河兩岸繁華景象和魅力的自然風光
B.反映 “夜市”出現和白銀廣泛使用的情景
C.北宋商品經濟發展,出現了資本主義性質采礦業
D.這是具有很高歷史價值和藝術水平的風俗生活畫
1. 在十二生肖中,牛是最勤勞的動物,也是人類的朋友。牛在中國人的心目中,一直享有尊崇的地位,因而常常受到人們的稱贊。下列關于牛的評說中,不具有可能性的是
A .牛是人類最早馴化的動物。殷商時牛已經拉著犁給人耕地了
B. 古人以竹蒲作畫,以牛拉車載書,所以有“汗牛充棟”的故事
C. 唐詩“牛咤咤,田確確,旱塊敲牛蹄趵趵”,描寫老牛田地耕作勞累
D. 人們常把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只問耕耘、不問索取的人稱為“老黃牛”
全省全面小康實現達89.6%
每百戶農村居民家庭冰箱、彩電、洗衣機的擁有量從1981年的0.53、0.53和1.32臺,上升到1991年的84.1、72.1和72.4臺,生活有了較大的改善。1991年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達946元
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由1978年的165元,增加到1991年的1211元,13年時間增長了6.3倍,至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城鄉居民擺脫了貧困,解決了溫飽問題,成為全國“先富起來”的地區之一。
收入提高帶動消費支出增長
材料一 據測算,1949年,廣東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只有51元,生活消費支出為47元。到1957年,廣東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95元,比1949年增長84.7%,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87元,比1949年增長85.4%。
回答:(1)廣東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比1949年增長,人均生活消費支出提高原因有哪些?(3分)
材料二 “文革”前的1965年,廣東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為133元,到改革開放前的1978年也只有165元,人均生活消費支出為157元,多數農村居民生活在溫飽與半溫飽之間!
(2)為什么當時廣東省大多數農村居民生活水平處在溫飽與半溫飽之間(4分)?
材料三
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生活變遷的歷程
居民收入進入較快增長期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