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分析有關城市化及城市問題的圖文資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 交通是影響城市綜合競爭力的一大因素。甲乙兩市人口密集,交通擁堵與引發的污染問題日漸突出。甲市地面公交運力不足,而出租汽車發展迅速,其所承擔的客運比例已上升到20%。此外,私家車車輛迅猛增加,擠占了有限的道路空間。乙市地面公交一直是客流運送的主力軍,加上地鐵的快速發展,它們所承擔的客運比例高于甲市。但是,目前地面公交線路與軌道交通線路存在走向重復的現象。
附:2010年甲、乙兩市交通狀況及引發的污染統計數據圖
(注:“CO對大氣污染分擔率”、“NOx對大氣污染分擔率”是指機動車排放的CO、NOx在城市CO、NOx排放量中的比重。)
材料三 近年來,此沿海城市市區,一直飽受交通擁堵之苦。下面是該市某中學高一學生《敢問路在何方?》研究性學習小組收集的一些資料:
①該市的私家車保有量以每年5.6%速度遞增,該市69.7%居民出行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車,市區內機動車、非機動車相互搶道,致使交通擁堵,城市空氣污染嚴重。
②汽車道路行駛時速在50~60千米時,道路利用率很高;以時速20千米左右的速度行駛時,耗油量大,占道面積最多。而該城市市區汽車道路行駛時速一般在19.2千米左右。
③由于涉及文物的保護,市區(特別是老城區)的許多道路很難拓寬。
④市政府暢通工程聽證會現場,如下圖:
(1)從材料一中A→C可看出,這個城鎮地域在數量上的變化是________,在面積上的變化是________。
(2)從圖中可以看出,影響該城鎮空間結構A→C階段變化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
(3)在城市化過程中,一般表現出以下三個特征: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________,勞動力向____________產業轉移,____________不斷擴大。
(4)圖示城鎮地處我國東南,那么對大氣有嚴重污染的工廠應分布在城鎮______(上風或下風)方向的郊外。
(5)下圖是我國“某城市建設規劃圖”,其中正確的是( )
(6)根據材料二分析我國甲、乙兩市交通狀況及交通污染的有關資料,回答問題:①在城市交通中公交、地鐵、小轎車等各種市內交通方式中,受天氣影響較小的方式是 ;運量小、占據道路面積大的方式是 。
②在統計圖中,明顯反映兩市交通擁堵程度的主要指標是 。
③造成甲乙兩市汽車尾氣污染物對大氣污染分擔率差異的原因可能是 。(多項選擇)
A.乙市的機動車總量大于甲市 B.乙市排放污染氣體的工廠數量減少
C.甲市第二產業比重高于乙市 D.甲市位于北方地區,冬季實行取暖
(7)根據材料三,點評自行車族和有車族的觀點,并就如何解決該城市的交通擁堵問題獻計獻策(至少寫出兩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有關城市化及城市問題的圖文資料,回答問題。(28分)
材料一
材料二 交通是影響城市綜合競爭力的一大因素。甲乙兩市人口密集,交通擁堵與引發的污染問題日漸突出。甲市地面公交運力不足,而出租汽車發展迅速,其所承擔的客運比例已上升到20%。此外,私家車車輛迅猛增加,擠占了有限的道路空間。乙市地面公交一直是客流運送的主力軍,加上地鐵的快速發展,它們所承擔的客運比例高于甲市。但是,目前地面公交線路與軌道交通線路存在走向重復的現象。
附:2010年甲、乙兩市交通狀況及引發的污染統計數據圖
(注:“CO對大氣污染分擔率”、“NOx對大氣污染分擔率”是指機動車排放的CO、NOx在城市CO、NOx排放量中的比重。)
材料三 近年來,此沿海城市市區,一直飽受交通擁堵之苦。下面是該市某中學高一學生《敢問路在何方?》研究性學習小組收集的一些資料:
①該市的私家車保有量以每年5.6%速度遞增,該市69.7%居民出行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車,市區內機動車、非機動車相互搶道,致使交通擁堵,城市空氣污染嚴重。
②汽車道路行駛時速在50~60千米時,道路利用率很高;以時速20千米左右的速度行駛時,耗油量大,占道面積最多。而該城市市區汽車道路行駛時速一般在19.2千米左右。
③由于涉及文物的保護,市區(特別是老城區)的許多道路很難拓寬。
④市政府暢通工程聽證會現場,如下圖:
(1)從材料一中A→C可看出,這個城鎮地域在數量上的變化是________,在面積上的變化是________。(2分)
(2)從圖中可以看出,影響該城鎮空間結構A→C階段變化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4分)
(3)在城市化過程中,一般表現出以下三個特征: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________,勞動力向____________產業轉移,____________不斷擴大。(6分)
(4)圖示城鎮地處我國東南,那么對大氣有嚴重污染的工廠應分布在城鎮______(上風或下風)方向的郊外。(1分)
(5)下圖是我國“某城市建設規劃圖”,其中正確的是( )(1分)
(6)根據材料二分析我國甲、乙兩市交通狀況及交通污染的有關資料,回答問題:①在城市交通中公交、地鐵、小轎車等各種市內交通方式中,受天氣影響較小的方式是 ;運量小、占據道路面積大的方式是 。(2分)
②在統計圖中,明顯反映兩市交通擁堵程度的主要指標是 。(2分)
③造成甲乙兩市汽車尾氣污染物對大氣污染分擔率差異的原因可能是 。(多項選擇)(2分)
A.乙市的機動車總量大于甲市 B.乙市排放污染氣體的工廠數量減少
C.甲市第二產業比重高于乙市 D.甲市位于北方地區,冬季實行取暖
(7)根據材料三,點評自行車族和有車族的觀點,并就如何解決該城市的交通擁堵問題獻計獻策(至少寫出兩條)。(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海洋地理】、讀“拉丁美洲附近海域海洋表面鹽度分布圖”回答。(10分)_
(1)B海區鹽度比A海區鹽度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2)D海區鹽度比C海區鹽度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3)E處鹽度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圖中有世界著名的大漁場,其位置在_______處海區附近,其名稱是______________漁場。
(5)在圖中畫M、N兩點間的鹽度隨緯度變化曲線。
B【環境地理】.2007年12月3日至14日,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印尼巴厘島召開。讀下圖回答問題。(10分)
(1)圖中年輪指數曲線表明全球氣溫變化是________上升的。(1分)
(2)資料表明,近年來北冰洋海冰融化速度加快,流出北冰洋的洋流增強。同期,墨西哥灣暖流較為穩定,北大西洋暖流速度減緩。據此并讀圖,回答下列問題:(4分)
圖中A處洋流流速的變化表現為______________(加快或減少慢)。
B處海水蒸發量增加,對同緯度東岸陸地造成的影響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讀“我國某地區雪線等高度線圖”,圖中①處的雪線高度與②處的雪線形成高度差異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全球變暖將導致大西洋表層和底層洋流系統阻斷,主要原因是?(3分)
C【旅游地理】桂林是我國最具代表性的旅游城市之一。下圖反映了近30年來桂林旅游業發展的基本狀況。讀圖表材料回答問題。(10分)
(1)“山青、水秀、洞奇、石美”是桂林山水的突出特點,它主要是在________地貌和
__________氣候類型的基礎上不斷演化的結果。(2分)
(2)讀圖可以看出,改革開放30年來,桂林旅游業發展取得的成績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2分)
(3)從圖中還可以看出桂林旅游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2分)
(4)面對成績與問題,桂林旅游業重新定位(見下表材料)。請從審美價值、經濟價值、科學價值、文化價值等旅游資源評價的角度,任選兩方面,對桂林旅游資源開發定位的變化予以評價。(4分)
A.【海洋地理】、讀“拉丁美洲附近海域海洋表面鹽度分布圖”回答。
(1)B海區鹽度比A海區鹽度 ,主要原因是 。
(2)D海區鹽度比C海區鹽度 ,主要原因是 。
(3)E處鹽度低的主要原因是
(4)圖中有世界著名的大漁場,其位置在 處海區附近,其名稱是 漁場。
(5)在圖中畫一M、N兩點間的鹽度隨緯度變化曲線。
B【環境地理】.2007年12月3日至14日,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印尼巴厘島召開。讀下圖回答問題。
(1)圖中年輪指數曲線表明全球氣溫變化是 上升的。
(2)資料表明,近年來北冰洋海冰融化速度加快,流出北冰洋的洋流增強。同期,墨西哥灣暖流較為穩定,北大西洋暖流速度減緩。據此并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圖中A處洋流流速的變化表現為 (加快或減少慢)。
B處海水蒸發量增加,對同緯度東岸陸地造成的影響及原因是
。
(3)讀“我國某地區雪線等高度線圖”,圖中①處的雪線高度與②處的雪線形成高度差異的原因主要是 。
(4)全球變暖將導致大西洋表層和底層洋流系統阻斷,主要原因是?
C【旅游地理】桂林是我國最具代表性的旅游城市之一。下圖反映了近30年來桂林旅游業發展的基本狀況。讀圖表材料回答問題。
(1)“山青、水秀、洞奇、石美”是桂林山水的突出特點,它主要是在 地貌和
氣候類型的基礎上不斷演化的結果。
(2)讀圖可以看出,改革開放30年來,桂林旅游業發展取得的成績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3)從圖中還可以看出桂林旅游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4)面對成績與問題,桂林旅游業重新定位(見下表材料)。請從審美價值、經濟價值、科學價值、文化價值等旅游資源評價的角度,任選兩方面,對桂林旅游資源開發定位的變化予以評價。
A.【海洋地理】、讀“拉丁美洲附近海域海洋表面鹽度分布圖”回答。(10分)
(1)B海區鹽度比A海區鹽度 ,主要原因是 。
(2)D海區鹽度比C海區鹽度 ,主要原因是 。
(3)E處鹽度低的主要原因是
(4)圖中有世界著名的大漁場,其位置在 處海區附近,其名稱是 漁場。
(5)在圖中畫一M、N兩點間的鹽度隨緯度變化曲線。
B【環境地理】.2007年12月3日至14日,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印尼巴厘島召開。讀下圖回答問題。(10分)
(1)圖中年輪指數曲線表明全球氣溫變化是 上升的。(1分)
(2)資料表明,近年來北冰洋海冰融化速度加快,流出北冰洋的洋流增強。同期,墨西哥灣暖流較為穩定,北大西洋暖流速度減緩。據此并讀圖,回答下列問題:(4分)
圖中A處洋流流速的變化表現為 (加快或減少慢)。
B處海水蒸發量增加,對同緯度東岸陸地造成的影響及原因是
。
(3)讀“我國某地區雪線等高度線圖”,圖中①處的雪線高度與②處的雪線形成高度差異的原因主要是 。(2分)
(4)全球變暖將導致大西洋表層和底層洋流系統阻斷,主要原因是?(3分)
C【旅游地理】桂林是我國最具代表性的旅游城市之一。下圖反映了近30年來桂林旅游業發展的基本狀況。讀圖表材料回答問題。(10分)
(1)“山青、水秀、洞奇、石美”是桂林山水的突出特點,它主要是在 地貌和
氣候類型的基礎上不斷演化的結果。(2分)
(2)讀圖可以看出,改革開放30年來,桂林旅游業發展取得的成績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2分)
(3)從圖中還可以看出桂林旅游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2分)
(4)面對成績與問題,桂林旅游業重新定位(見下表材料)。請從審美價值、經濟價值、科學價值、文化價值等旅游資源評價的角度,任選兩方面,對桂林旅游資源開發定位的變化予以評價。(4分)
一、選擇題(共50分,每選對1小題得2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B
D
C
C
B
C
A
D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A
A
B
C
C
C
C
D
D
題號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A
B
B
A
二、綜合分析題(共100分)
(十一)本題16分
26.墨西哥灣 渤海 (2分)
27.棉花 兩地的熱量條件較好,光照充足,地形平坦。 (2分)
28.擁有豐富的土地資源,平原面積廣闊,氣候較優越,光熱條件好,適宜居住,促進了旅游業的發展(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如石油、天然氣資源);政府政策的支持,通過國防工業的建設來刺激局部工業發展;科技、教育發達,勞動力素質高。 (4分)
29.有利:礦產和海洋資源豐富,農業基礎較好,科技力量雄厚,交通便利,勞動力資源充足。不利:水資源和能源缺乏。 (5分)
30.防止土壤鹽堿化,保護有限的耕地資源,合理發展沿海水產養殖業,保護濕地,防止黃河斷流等。 (3分)
(十二)本題14分
31.甲 地形(地勢) (2分) 32.水源(河流) (1分)
33.東北――西南走向 根據等溫線走向大致呈東北西南走向;根據河流的水系特征可判斷出分水嶺呈東北西南走向;根據區域定位判斷該山脈是武夷山 (3分)
34.地形多山地丘陵,平原狹小;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中小河流眾多,河流流量大、含沙量小、汛期長、無結冰期,水能資源較豐富;天然植被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海岸線較曲折;以紅壤為主 (5分)
35.大力發展小水電,這里河流短急,水量大,水能資源較豐富,適合建設小水電解決農村能源問題。 (3分)
(十三)本題15分
36.三地距海遠近不同 (1分) 37.C F (1分)
38.增大 北方地區正午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的年變化幅度大于南方 (3分)
39.60.8 小 位于四川盆地,受到四周高大山脈的阻擋,尤其是冬季風影響較小,氣溫的年較差比上海小 (4分)
40.氣溫的日較差、年降水總量、降水的季節分配等 (3分)
41.我國西北部地區遠離海洋;夏季風影響使東部地區夏季氣溫高于同緯度地區,冬季風影響使東部地區冬季氣溫偏低,氣溫年較差大(3分)
(十四)本題7分
42.冬至日正午太陽高度達一年中最小值 ① ② (3分)
43.寬 北京比上海正午太陽高度小 (2分)
44.甲 (1分)
45.B (1分)
(十五)本題17分
46.水稻 油菜 水田農業 (春)小麥 甜菜 傳統旱作農業 (6分)
47.問題:湖泊面積萎縮 洪澇災害較多
措施:退耕還湖,改善生態環境;調整農業結構,發展多種經營;加強農田基本建設,提高抗災能力等(其他合理的答案也可)(4分)
48.夏季低溫(熱量條件較差)
依靠科技,培育耐低溫良種;采取溫室、塑料大棚等抗低溫措施等(3分)
49.熱量條件優越;勞動力素質和科技水平較高 (2分)
50.河道曲折,地勢低平,水流不暢;泥沙沉積,河床抬高;湖泊萎縮,調節徑流能力下降 (2分)
(十六)本題11分
51.地形崎嶇 環境效益較好的方案B和C中,林地占1/3左右,應為山區
過度毀林開荒 森林面積較小,涵養水源作用弱 52. CBA CBA
53.本題可在B、C方案中任選一種
若選B方案(1分)理由:該方案環境效益較高,(1分)且土地利用方式改變后,3~8年內土地利用總收入減少較小,(2分)8年后土地利用總收入有較大提高。(1分)。
若選C方案(1分)理由:該方案環境效益最高。(2分)3~8年內土地利用總收入減少較多,對農戶生活水平有較大影響。(1分)8個后土地利用總收入最高。(1分)
(十七)本題10分
54.地殼運動產生的水平擠壓力使巖層發生彎曲變形 向斜 向斜的槽部物質堅實不易受到侵蝕,形成山地 (3分) 55.② (1分) 56.A (1分)
57.夏季氣溫升高,冰雪大量融化補給河流形成汛期 (1分)
58.問題及成因:上游:水土流失,地形崎嶇、植被覆蓋率低;中游:洪澇災害,地勢低平、河道彎曲、排水不暢,泥沙沉積、河床抬高;(2分)
開發、整治措施:上游:植樹種草、防治水土流失,修建水庫,防洪、發電;中游:加固大堤,截彎取直,修建分洪蓄洪工程(2分)
(十八)本題10分
59.12 7(2分)
60.ABD(2分)
61.空間分布特點:工業區污染源比重大(主要集中在工業區)。
原因:工業區污染源多(主城區和其他區工業污染源少)。 (2分)
62.主城區 汽車尾氣的排放 (2分)
63.措施:①控制污染源;②節約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③使用清潔能源;
④健全環境法規(加強環境執法)。 (2分)
(十九)本題10分
64.緯度地帶性和從沿海到內陸的地帶性 氣候 (3分)
65.A 東部季風區和西北干旱半干旱區 (3分)
66.灌溉 黃河 (2分)
67.土地鹽堿化 洪澇災害 (2分)
(二十)本題10分
68.湘 旅游 (2分)
69.武陵源 B (2分)
70.衡山 雪峰山 (2分)
71.株洲經京廣線到武漢,再經長江到九江的廬山,再經長江和京杭大運河到蘇州園林,經京滬線到南京的中山陵,最后經京滬線到上海。 (2分)
72.湖南省水陸交通發達,有長江干支流和京廣線、焦柳線、浙贛線、湘黔線經過;地處長江中游地區,市場廣闊;基礎設施條件較好;該省區經濟發達,為旅游資源的開發提供保障。 (2分)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