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分)果蠅(2n=8)的兩對性狀:紅眼(A)對白眼(a)為顯性,位于X染色體上;長翅(B)對殘翅(b)為顯性,位于常染色體上。
(1)一只雄果蠅基因型為BbXaY,減數分裂時產生了一個BbbXa的精子,則另外三個精子的基因型為________,這些精子受精后,引起后代發生________。?
(2)紅眼長翅的雌果蠅與紅眼長翅的雄果蠅交配,后代的表現型比例如下表:?
表現型 | 紅眼長翅 | 紅眼殘翅 | 白眼長翅 | 白眼殘翅 |
雄果蠅 | 3 | 1 | 3 | 1 |
雌果蠅 | 3 | 1 | 0 | 0 |
①推測親本基因型為________________。?
②后代中與親本表現型不同的個體占______,與親本基因型相同的個體占________。?
③若要使子代果蠅雌雄各一種眼色,則選作親本的眼色基因型為________。??
(6分)果蠅(2n=8)的兩對性狀:紅眼(A)對白眼(a)為顯性,位于X染色體上;長翅(B)對殘翅(b)為顯性,位于常染色體上。
(1)一只雄果蠅基因型為BbXaY,減數分裂時產生了一個BbbXa的精子,則另外三個精子的基因型為 ,這些精子受精后,引起后代發生 。
(2)紅眼長翅的雌果蠅與紅眼長翅的雄果蠅交配,后代的表現型比例如下表:
表現型 | 紅眼長翅 | 紅眼殘翅 | 白眼長翅 | 白眼殘翅 |
雄果蠅 | 3 | 1 | 3 | 1 |
雌果蠅 | 3 | 1 | 0 | 0 |
(10分)果蠅(2n=8)的兩對性狀:紅眼(A)對白眼(a)為顯性,位于x染色體上;長翅(B)對殘翅(b)為顯性,位于常染色體上。
(1)紅眼長翅的雌果蠅與紅眼長翅的雄果蠅交配,后代的表現型比例如下表:
表現型 | 紅眼長翅 | 紅眼殘翅 | 白眼長翅 | 白眼殘翅 |
雄果蠅 | 3 | 1 | 3 | 1 |
雌果蠅 | 3 | l | 0 | 0 |
①推測親本基因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從理論上推算它們的后代中與親本表現型不同的個體占 ,與親本基因型相同的個體占 。
②若要使子代果蠅雌雄眼色不同,則選作親本的眼色基因型為 。
(2)若一只雄果蠅基因型為BbXaY,減數分裂時產生了一個BbbXa的精子,則另外三個精子的基因型為 ,這些精子受精后,會引起后代發生變異,這種變異屬于 。
(3)若用兩對相對性狀驗證自由組合定律,F1自交后,變異類型的概率為________。
(08海安市摸底考試)(7分)果蠅(2n=8)的兩對性狀:紅眼(A)對白眼(a)為顯性,位于x染色體上;長翅(B)對殘翅(b)為顯性,位于常染色體上。
(1)紅眼長翅的雌果蠅與紅眼長翅的雄果蠅交配,后代的表現型比例如下表:
表現型 | 紅眼長翅 | 紅眼殘翅 | 白眼長翅 | 白眼殘翅 |
雄果蠅 | 3 | 1 | 3 | 1 |
雌果蠅 | 3 | l | 0 | 0 |
①推測親本基因型為 ,從理論上推算它們的后代中與親本表現型不同的個體占 ,與親本基因相同的個體占 。
②若要使子代果蠅雌雄眼色不同,則選作親本的眼色基因型為 。
(2)若一只雄果蠅基因型為BbXaY,減數分裂時產生了一個BbbXa的精子,則另外三個精子的基因型為 ,這些精子受精后,會引起后代發生變異,這種變異屬于 。
(3)若用兩對相對性狀驗證自由組合定律,F1自交后,變異類型的概率為 。
選擇題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B
D
A
C
C
B
A
D
C
A
D
C
C
B
題號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D
C
C
A
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D
B
C
C
B
C
A
D
B
B
C
C
A
B
D
非選擇題
36.10分(每空1分)(1)活的S型細菌; (2)A、B;(3)s型的細菌的DNA可使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不致死:R型細菌;(4)DNA被酶分解;(5)遺傳物質//化合物純度;(6)遺傳性狀;(7)DNA是遺傳物質。
37.(5分)(1)①Aa aa ②AA
③B: Aa × Aa
黃色 黃色
↓
1AA : 2Aa : 1AA
不存活 黃色 黑色
C: Aa × aa
黃色 黑色
↓
1Aa : 1AA
黃色 黑色
38.(10分)(1)常染色體 X染色體 (2)雌蠅灰身直毛、雄蠅灰身直毛(3)BbXFXf BbXFY
(4)1:5 (5)BBXfY BbXfY bbXFY
39.(1)8;
(2)增加三個或減少三個堿基;
(3)精―纈―甘―甲―組―色、96;
(4)GGG
40、(1)AaBb (2)黑色,褐色 (3)1/6
(4)基因突變
(5)①F1 代所有雌性個體表現該新性狀,所有雄性個體表現正常性狀。
②F1 代部分雌、雄個體表現該新性狀,部分雌、雄個體表現正常性狀。
③(4)中雄狗的新性狀是其體細胞基因突變所致,突變基因不能傳遞給后代。
41. (1) 基因庫 多樣性 生殖
(2) 生物進化 基因突變 基因重組
染色體變異 自然選擇 基因頻率
本資料由《七彩教育網》www.7caiedu.cn 提供!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