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新加坡十分注意環保工作,所有大街小巷的樹木都有專人養護,種植花草樹木又多又好的居民,可受到獎勵,并減免房租。盡管新加坡用水是從馬來西亞引來的,但各條大街總是洗刷得干干凈凈,一塵不染。新加坡有污染的工業布局在( )
A.西部工業區 B.北部工業區 C.南部工業區 D.遠離市區的小島上
地處東南的廣東、福建歷來都是我國對外開放的前沿。
材料一:下圖為我國古代某時期對外交往情況
(1)請依據圖中歷史信息判斷是哪一時期的對外交往?簡要說明理由。用相關史實說明廣州在我國歷史上對外關系中的重要地位。
材料二:乾隆二十二年(1757),撤銷江海關,浙海關和閩海關,規定外國番商“將來只許在廣東收泊交易”。
——《清高宗實錄》
材料三:一九七九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神話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跡般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喚醒了,長城內外;春輝啊暖透了,大江兩岸。啊,中國,你邁開了氣壯山河的新步伐,走進萬象更新的春天。
——《春天的故事》歌詞
(2)比較分析材料二、三所反映的政策及其產生的后果。以史為鑒,你得到什么認識?
材料四:下圖為我國東南沿海圖
注:D所處省份是我國有色金屬大省,其中有生產電腦一元件所需的主要金屬材料。
(3)上圖中E、F兩地有相似的歷史和現狀,E、F兩地分別是 和 。上圖中T公司初期在A地建廠生產電腦硬件,產品主要銷往歐美。其后T公司將生產廠遷至B地,隨即又在C地和D地建了新廠。試分析該公司工業布局變化的原因?
材料五:珠三角地區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區,30年前,由于經濟發展水平低,大量引進外資,發展工業,地區生產總值1998年超過新加坡,2007年超過臺灣地區,趕超亞洲“四小龍”的目標已經完成大半。但工業發展超過環境負荷,珠三角從機械污染、化學污染過渡到多種污染并存局面。
(4)下圖中變化劇烈的曲線是霧還是霾?結合所學地理知識和材料說明理由。
廣州地區霧或霾的變化趨勢
注:①霧主要是低溫下由水滴凝結成的,而霾主要是由干粒子組成的。
②廣東2006年開始推行綠色GDP核算標準。
(5)結合材料五,運用發展的觀點說明如何從工業文明走向生態文明?
材料六:十七大報告提出,支持海峽西岸和其他臺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經濟發展。海峽西岸經濟區以福建為主體,面對臺灣,鄰近港澳,北承長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西連內陸,是一個有獨特優勢、輻射集聚的經濟區域。海峽西岸將形成規模產業群、港口群、城市群,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發達區域,成為服務祖國統一大業的前沿平臺。從全國布局來看,對中部崛起和西部開發也有拉動作用。
(6)從政治常識角度分析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意義。
一、選擇題:1.B 2.D 3.B
二、綜合題:
4.(1)pH值為5.6 (2)煤 (3)松嫩平原、三江平原 三江平原 ①地廣人
稀、土地資源豐富 ;②機械化水平高; ③土壤肥沃; ④水分條件較好。
(4)遼中南 工業基礎雄厚;煤鐵資源豐富 ;交通便利;國家振興東北工業的政策。
(5)①調整輕重工業比例,加快輕工業發展和第三產業發展;②限制耗能、耗水量大的
工業企業發展;③加強技術改造,減少三廢排放,保護環境。
單元測試卷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1.D 2.B 3.C 4.D 5.C 6.B 7.B 8.D 9.C 10.D 11.A 12.C 13.C 14.B 15.C
二、綜合題:
16.(1)① 因追求經濟效益,砍伐木材 ② 由于人多地少,毀林開荒,種糧食 ③砍樹作燃料;(2)① 水土流失,山石裸露 ② 滑坡 ③ 農田、村莊被沖;(3)① 土壤淤積水庫,庫容減少 ② 縮短水壩壽命 ③ 洪水泛濫;(4)周圍居民無法生存,遷往其他地區。
17.長江源區環境惡化的現象有河流干涸、草場沙化。透過現象看本質,河流干涸歸根到底是全球變暖,河流補給每況愈下。草場沙化歸根到底是人口壓力,濫捕濫獵野生動物,過度放牧兩大因素造成的。從自然條件方面看,全球變暖是主要原因。由此導致蒸發增加和地溫上升,使河流的補給(冰川融水、土壤水)每況愈下,導致部分河段干涸,環境惡化。在人類活動中,濫捕濫獵野生動物,使得生態平衡被破 壞;鼠害日益嚴重,以及過度放牧,是破壞草被和最終造成草場沙化的兩大因素。制止對有益野生動物的濫捕濫獵,加強草場建設,提高畜牧業管理水平,是防止該區環境進一步惡化的主要措施。
18.⑴西歐 北美 發達國家人均消費水平高,廢物排放量也高 ⑵因為中國人的數量多,排污量大 還因為生產技術手段比較落后,回收利用率低 ⑶①錯誤。發達國家人口少且增長慢,但人均消費量大,對環境污染的程度大大高于發展中國家 ②錯誤。人口增長與環境污染并不呈正比例關系 ③錯誤。控制人口增長,只是解決問題的措施之一,還應在全民族中,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加強治理,提高科學技術水平。
www.ks5u.com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