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人類的生產、生活離不開能源,人類通過自己的生產活動從自然界獲取物質和能量。根據所給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1)隨著社會和科技發展,從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次科技革命以來,人類對石油的利用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和深入。?
材料一:每單位國內生產總值(GDP)的一次能源消費量:以美國為1,我國為2.3,日本為0.47,印度為1.3。我國石油、天然氣生產成本高于大多數國家;噸煤成本高于美國
材料二:據《中國環境報》2004年2月18日載:我國從1993年起成為石油凈進口國,1999年石油總消耗的22%為進口石油,到2010年該數字預計達到40%。?
(2)根據材料一、二分析判斷,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國際大型石油公司將進入中國市場,我國能源利用上存在的主要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10億千瓦時發電量所需勞動力數量比較表(表3)?
煤炭、核能發電 |
太陽能發電 |
風電場 |
100~116人 |
248人 |
542人 |
(資源來源:美國全球觀察研究所)?
(3)根據材料三和我國國情,有專家建議,我國應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發電,其主要理由有哪些???
材料四:醞釀已久的中俄鋪設石油管道的計劃又生變數:2003年11月下旬,俄聯邦安全會議決定改變從安加爾斯克至大慶的石油管道路線(安大線),將終點改在其遠東的納霍德卡(安納線)。中俄石油管道與遠東石油管道分布。?
(4)從能源儲量和消費量方面考慮,能從“安納線”方案中獲得最大利益的國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綜合以上材料,你認為我國應該采取何種對策,確保能源滿足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
(1)隨著社會和科技發展,從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次科技革命以來,人類對石油的利用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和深入。?
材料一:每單位國內生產總值(GDP)的一次能源消費量:以美國為1,我國為2.3,日本為0.47,印度為1.3。我國石油、天然氣生產成本高于大多數國家;噸煤成本高于美國
材料二:據《中國環境報》2004年2月18日載:我國從1993年起成為石油凈進口國,1999年石油總消耗的22%為進口石油,到2010年該數字預計達到40%。?
(2)根據材料一、二分析判斷,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國際大型石油公司將進入中國市場,我國能源利用上存在的主要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10億千瓦時發電量所需勞動力數量比較表(表3)?
煤炭、核能發電 |
太陽能發電 |
風電場 |
100~116人 |
248人 |
542人 |
(資源來源:美國全球觀察研究所)?
(3)根據材料三和我國國情,有專家建議,我國應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發電,其主要理由有哪些???
材料四:醞釀已久的中俄鋪設石油管道的計劃又生變數:2003年11月下旬,俄聯邦安全會議決定改變從安加爾斯克至大慶的石油管道路線(安大線),將終點改在其遠東的納霍德卡(安納線)。中俄石油管道與遠東石油管道分布。?
(4)從能源儲量和消費量方面考慮,能從“安納線”方案中獲得最大利益的國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綜合以上材料,你認為我國應該采取何種對策,確保能源滿足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
|
人類與環境的統一方面表現在:
[ ]
A.人類的主觀要求同環境的客觀屬性是一致的
B.人類能根據自己的意愿利用和改造環境
C.人類既是環境的產物,也是環境的塑造者
D.環境總是作為人類生存的特定環境而存在
一、選擇題:1.B 2.D 3.B
二、綜合題:
4.(1)pH值為5.6 (2)煤 (3)松嫩平原、三江平原 三江平原 ①地廣人
稀、土地資源豐富 ;②機械化水平高; ③土壤肥沃; ④水分條件較好。
(4)遼中南 工業基礎雄厚;煤鐵資源豐富 ;交通便利;國家振興東北工業的政策。
(5)①調整輕重工業比例,加快輕工業發展和第三產業發展;②限制耗能、耗水量大的
工業企業發展;③加強技術改造,減少三廢排放,保護環境。
單元測試卷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1.D 2.B 3.C 4.D 5.C 6.B 7.B 8.D 9.C 10.D 11.A 12.C 13.C 14.B 15.C
二、綜合題:
16.(1)① 因追求經濟效益,砍伐木材 ② 由于人多地少,毀林開荒,種糧食 ③砍樹作燃料;(2)① 水土流失,山石裸露 ② 滑坡 ③ 農田、村莊被沖;(3)① 土壤淤積水庫,庫容減少 ② 縮短水壩壽命 ③ 洪水泛濫;(4)周圍居民無法生存,遷往其他地區。
17.長江源區環境惡化的現象有河流干涸、草場沙化。透過現象看本質,河流干涸歸根到底是全球變暖,河流補給每況愈下。草場沙化歸根到底是人口壓力,濫捕濫獵野生動物,過度放牧兩大因素造成的。從自然條件方面看,全球變暖是主要原因。由此導致蒸發增加和地溫上升,使河流的補給(冰川融水、土壤水)每況愈下,導致部分河段干涸,環境惡化。在人類活動中,濫捕濫獵野生動物,使得生態平衡被破 壞;鼠害日益嚴重,以及過度放牧,是破壞草被和最終造成草場沙化的兩大因素。制止對有益野生動物的濫捕濫獵,加強草場建設,提高畜牧業管理水平,是防止該區環境進一步惡化的主要措施。
18.⑴西歐 北美 發達國家人均消費水平高,廢物排放量也高 ⑵因為中國人的數量多,排污量大 還因為生產技術手段比較落后,回收利用率低 ⑶①錯誤。發達國家人口少且增長慢,但人均消費量大,對環境污染的程度大大高于發展中國家 ②錯誤。人口增長與環境污染并不呈正比例關系 ③錯誤。控制人口增長,只是解決問題的措施之一,還應在全民族中,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加強治理,提高科學技術水平。
www.ks5u.com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