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荒漠化是當今全球最嚴重的環境問題之一。由于全球在氣候、地形、土地使用制度和社會經濟制度等方面千差萬別,因此要結合各國各地區的區域特點和實際確定荒漠化的范疇。我國幅員遼闊,自然條件和各地經濟活動復雜,流水、風力、化學和物理四種營力過程所造成的土地退化均屬于荒漠化。上圖為“我國荒漠化土地成因比例圖”(其中①為物理及化學作用;②為工礦、交通等基本建設,如次生鹽堿化。)據此,完成1~3題
1.我國下列地區及其主要的荒漠化現象對應正確的是( )
A.西北干旱、半干旱區——石漠化
B.黃土高原——鹽漬化
C.云貴高原——沙漠化
D.江南丘陵——紅漠化
2.云貴高原和黃土高原荒漠化的共同原因是( )
①石灰巖廣布、土層發育淺薄、谥脖黄茐摹、弁翆邮杷伞⒅绷⑿暂^強、芙邓畯姸却,多暴雨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3.有關我國荒漠化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荒漠化的成因主要是風蝕和水蝕
B.江南丘陵的荒漠化主要是物理作用
C.山西省土地荒漠化與工礦、交通建設有關
D.松嫩平原西部的荒漠化主要原因是風蝕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世界遺產的呼救(香港《亞洲華爾街日報》2001年11 月23日報道)
材料一1992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為人類自然遺產的中國張家界自然保護區,因旅游人數眾多而導致環境污染嚴重(2000年接待游客514萬)。面積為39平方千米的張家界自然保護區,由于美麗的湖泊和瀑布、豐富的植被和富有特色的沙質地貌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在自然保護區內現在建有400家旅館、53家旅行社和40多家娛樂中心。
材料二 1997年云南麗江地區被聯合國列為世界遺產。 古老的建筑、山川美景、世界文化遺產帶來的名氣,這一切都使麗江古城的中心成為一個熙熙攘攘的游樂園。到2000年為止,麗江每年接待游客超過400萬。蜂擁而至的游客嚴重破壞了麗江地區的文化和生態平衡。據當地官員說,麗江老城10%的戶主(其中80%居住在市中心)已遷出老城,因為生活越來越不方便,租金和開銷也在增加。這些現象有悖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初衷。 甚至連麗江的玉龍雪山也在融化,當地人說這是由“游客呼出的熱氣”所致。
(1)麗江風景屬于( )
A.旅游主體 B.旅游業 C.旅游資源 D.旅游目的
(2)麗江地區吸引大量游客前往游覽,主要原因是這里具有的( )
A.美學價值和經濟價值 B.美學價值和歷史文化價值
C.科學價值和經濟價值 D.科學價值和歷史文化價
(3)材料表明大量的旅游者沖擊了當地的 ,這種沖擊可能會 (提高或降低)當地人民的生活質量。
(4)旅游業對當地國民經濟的影響主要表現為:
① 。② 。
③ 。
讀有關的圖文資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圖1中的科隆群島又稱加拉帕戈斯群島,是厄瓜多爾在太平洋中的火山群島,位于赤道附近氣候卻涼爽宜人,沿海年平均氣溫在23℃左右,降水稀少。
科隆群島是“獨特的活的生物進化博物館”,被列入世界遺產。島上沿岸低地疏落分布著仙人掌和灌木叢,高地生長著禾本科草類,介于低地和高地之間覆蓋有森林;動物以巨龜和大蜥蜴聞名世界,企鵝、海獅、海豹等寒帶的動物也在這里出現。原來,南極企鵝伴隨著洋流 “旅行”到此,經多年進化已成為不同于南極企鵝的新物種。1835年達爾文來到這里,從動植物對環境的適應變化中感悟到“適者生存”的法則,為進化論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材料二:圖2是正常年份太平洋赤道地區上空“沃克環流”的垂直示意圖, “沃克環流”是赤道海面因水溫的東西差異而產生的熱力環流。
1.以下關于科隆群島的說法,正確的是 (多項選擇)。
A. 巖石類型主要是玄武巖 B. 全年晝夜長短變化不大
C. 群島中的最高峰有積雪覆蓋 D. 周圍海域有浮冰,適合企鵝生存
E. 從海面到山頂都是茂密的熱帶雨林 F. 距厄瓜多爾海岸僅500千米
G. 最大的島嶼南北長約120千米 H. 巖石類型主要是花崗巖和石灰巖
2.圖2中①、②、③處的洋流,按水溫性質分別屬于何種類型 ,
按成因分別屬于何種類型 。
3.寫出將南極企鵝帶到科隆群島的洋流名稱 ,科隆群島氣候涼爽、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
4.簡述正常年份赤道太平洋東、西部海水水溫的差異及原因 ,
。
5.正常年份,赤道太平洋東、西部海面氣壓的差異是 ,從圖2的觀察角度看,“沃克環流”的方向為 (順、逆)時針,赤道太平洋東、西部沿岸降水量的差異是 。
6.1997年12月前后,②海區附近漁民發現捕魚量大幅減少。該年出現了 現象,請從行星風系和洋流的變化來分析該現象使②海區漁業受損的原因:
7.當某些年份出現上述現象時,同時可能出現的異常情形有 (多項選擇)。
A.澳大利亞東部因干旱頻發森林大火 B.蘇門答臘島出現暴雨和洪澇災害
C.科隆群島的降水與往年比明顯偏多 D.“沃克環流”保持原方向且強度增大
E.熱帶太平洋西部臺風次數增加 F.厄瓜多爾沿岸海水中浮游生物減少
讀下面的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目前太湖的藻類比10年前增長了5倍,部分監測點的藻類數量已超過每升1億個,整個太湖面已有2/3的面積達到中等富營養化狀態,如不加治理,太湖將會因全部富營養化而“窒息死亡”。
材料二:近年來,赤潮在我國近海發生的范圍越來越大,持續時間越來越長,危害越來越嚴重。1997年至1999年3年間,發生大規模赤潮45起,我國已成為一個赤潮災害多發的國家。
(1)太湖及近海的富營養化現象來自哪些污染方式?
(2)無機氮、無機磷的化合物大量排入太湖,使魚類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區域中,最容易發生赤潮的是[ ]
A.杭州灣
B.萊州灣
C.遼東灣
D.珠江口
(4)如果需要在短時間內,大量減少藻類植物,采取下列哪一種措施最為有效[ ]
A.大量引入肉食性魚類
B.完全除去肉食性魚類
C.大量引入吃浮游動物的魚類
D.完全除去吃浮游動物的魚類
(5)下列現象,主要屬于人為原因破壞生態系統導致環境惡化的是[ ]
A.東北平原西部的土地鹽堿化
B.四川臥龍箭竹開花而死亡,熊貓減少
C.舟山漁場的水產資源出現消退現象
D.鄱陽湖、洞庭湖面積縮小
(6)你認為治理水域污染應采取哪些措施?
材料一:目前太湖的藻類比10年前增長了5倍,部分監測點的藻類數量已超過每升1億個,整個太湖面已有2/3的面積達到中等富營養化狀態,如不加治理,太湖將會因全部富營養化而“窒息死亡”。
材料二:近年來,赤潮在我國近海發生的范圍越來越大,持續時間越來越長,危害越來越嚴重。1997年至1999年3年間,發生大規模赤潮45起,我國已成為一個赤潮災害多發的國家。
(1)太湖及近海的富營養化現象來自哪些污染方式?
(2)無機氮、無機磷的化合物大量排入太湖,使魚類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區域中,最容易發生赤潮的是[ ]
A.杭州灣
B.萊州灣
C.遼東灣
D.珠江口
(4)如果需要在短時間內,大量減少藻類植物,采取下列哪一種措施最為有效[ ]
A.大量引入肉食性魚類
B.完全除去肉食性魚類
C.大量引入吃浮游動物的魚類
D.完全除去吃浮游動物的魚類
(5)下列現象,主要屬于人為原因破壞生態系統導致環境惡化的是[ ]
A.東北平原西部的土地鹽堿化
B.四川臥龍箭竹開花而死亡,熊貓減少
C.舟山漁場的水產資源出現消退現象
D.鄱陽湖、洞庭湖面積縮小
(6)你認為治理水域污染應采取哪些措施?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