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9全國卷Ⅱ29) (15分)現有A、B、C、D、E、F六種化合物,已知它們的陽離子有,
陰離子有
,現將它們分別配成
的溶液,進行如下實驗:
① 測得溶液A、C、E呈堿性,且堿性為A>E>C;
② 向B溶液中滴加稀氨水,先出現沉淀,繼續滴加氨水,沉淀消失;
③ 向D溶液中滴加溶液,無明顯現象;
④向F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白色絮狀沉淀,沉淀迅速變成灰綠色,最后變成紅褐色。
根據上述實驗現象,回答下列問題:
(1) 實驗②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2)E溶液是 ,判斷依據是 ;
(3)寫出下列四種化合物的化學式:A 、C 、D 、F .
(07年高考理綜重慶卷?29) (14分)a、b、c、d、e是短周期元素,周期表中a與b、b與c相鄰;a與e的最外層電子數之比為2:3,b的最外層電子數比e的最外層電子數少1個;常見化合物d2c2與水反應生成c的單質,且溶液使酚酞試液變紅。
(1)e的元素符號是__________。
(2)a、b、c的氫化物穩定性順序為(用分子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b的氫化物和b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反應生成Z,則Z中的化學鍵類型為__________________,Z的晶體類型為_____________;ab-離子的電子式為____________。
(3)由a、c、d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顯堿性,其原因是(用離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
(4)一定量的d2c2與ac2反應后的固體物質,恰好與0.8 mol稀鹽酸溶液完全反應,并收集到0.25 mol氣體,則用物質的量表示該固體物質的組成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9廣東卷).(分) 甲酸甲酯水解反應方程式為:
HCOOCH3(l)+H2O(l)HCOOH(l)+CH3OH(l);△H>0
某小組通過試驗研究該反應(反應過程中體積變化忽略不計)。反應體系中各組分的起始量如下表:
組分 | HCOOCH3 | H2O | HCOOH | CH3OH |
物質的量/mol | 1.00 | 1.99 | 0.01 | 0.52 |
甲酸甲酯轉化率在溫度T1下隨反應時間(t)的變化如下圖:
(1)根據上述條件,計算不同時間范圍內甲酸甲酯的平均反應速率,結果見下表:
反應時間范圍/min | 0~5 | 10~15 | 20~25 | 30~35 | 40~45 | 50~55 | 75~80 |
平均反應速率/(10-3mol·min-1) | 1.9 | 7.4 | 7.8 | 4.4 | 1.6 | 0.8 | 0.0 |
請計算15-20min范圍內甲酸甲酯的減少量為 mol,甲酸甲酯的平均反應速率為 mol·min-1(不要求寫出計算過程)。
(2)依據以上數據,寫出該反應的反應速率在不同階段的變化規律及其原因: 。
(3)上述反應的平衡常數表達式為:,則該反應在溫度T1下的K值為 。
(4)其他條件不變,僅改變溫度為T2(T2大于T1),在答題卡框圖中畫出溫度T2下甲酸甲酯轉化率隨反應時間變化的預期結果示意圖。
(09寧夏卷). 將氫氧化鈉稀溶液滴加到醋酸稀溶液中,下列各圖示意混合溶液有關量或性質的變化趨勢,其中錯誤的是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