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9浙江卷)超音速飛機在平流層飛行時,尾氣中的NO會破壞臭氧層。科學家正在研究利用催化技術將尾氣中的NO和CO轉變成CO2和N2,其反應為:2NO+2CO2CO2+N2。
為了測定在某種催化劑作用下的反應速率,在某溫度下用氣體傳感器測得不同時間的NO和CO濃度如表:
時間(s) | 0 | 1 | 2 | 3 | 4 | 5 |
c(NO)(mol/L) | 1.00×10-3 | 4.50×10-4 | 2.50×10-4 | 1.50×10-4 | 1.00×10-4 | 1.00×10-4 |
c(CO)(mol/L) | 3.60×10-3 | 3.05×10-3 | 2.85×10-3 | 2.75×10-3 | 2.70×10-3 | 2.70×10-3 |
請回答下列問題(均不考慮溫度變化對催化劑催化效率的影響):
(1)在上述條件下反應能夠自發進行,則反應的△H 0(填寫“>”、“<”、“=”)。
(2)前2s內的平均反應速率υ(N2)= 。
(3)在該溫度下,反應的平衡常數K= 。
(4)假設在密閉容器中發生上述反應,達到平衡時下列措施能提高NO轉化率的是 。
A.選用更有效的催化劑 B.升高反應體系的溫度
C.降低反應體系的溫度 D.縮小容器的體積
(5)研究表明:在使用等質量催化劑時,增大催化劑比表面積可提高化學反應速率。為了分別驗證溫度、催化劑比表面積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規律,某同學設計了三組實驗,部分實驗條件已經填在下面實驗設計表中。
實驗 編號 | T(℃) | NO初始濃度 (mol/L) | CO初始濃度 (mol/L) | 催化劑的比表面積(m2/g) |
Ⅰ | 280 | 1.20×10-3 | 5.80×10-3 | 82 |
Ⅱ | 124 | |||
Ⅲ | 350 | 124 |
①請在上表空格中填入剩余的實驗條件數據。
②請在給出的坐標圖中,畫出上表中的三個實驗條件下混合氣體中NO濃度隨時間變化的趨勢曲線圖,并標明各條曲線的實驗編號。
(09全國卷)
已知氨可以與灼熱的氧化銅反應得到氮氣和金屬銅,用示意圖中的裝置可以實現該反應。
回答下列問題:
(1)A中加入的物質是_______.
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2)B中加入的物質是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
(3)實驗時在C中觀察到得現象是_______________,
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實驗時在D中觀察到得現象是___,
D中收集到的物質是____,檢驗該物質的方法和現象是____________.
(09浙江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僅用AgNO3溶液便可鑒別亞硝酸鈉和食鹽
B.重結晶時,溶液冷卻速度越慢得到的晶體顆粒越大
C.乙酸與乙醇的混合液可用分液漏斗進行分離
D.用標準鹽酸滴定待測NaOH溶液時,水洗后的酸式滴定管未經標準液潤洗,
則測定結果偏低
(09全國卷Ⅱ29) (15分)現有A、B、C、D、E、F六種化合物,已知它們的陽離子有,
陰離子有
,現將它們分別配成
的溶液,進行如下實驗:
① 測得溶液A、C、E呈堿性,且堿性為A>E>C;
② 向B溶液中滴加稀氨水,先出現沉淀,繼續滴加氨水,沉淀消失;
③ 向D溶液中滴加溶液,無明顯現象;
④向F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白色絮狀沉淀,沉淀迅速變成灰綠色,最后變成紅褐色。
根據上述實驗現象,回答下列問題:
(1) 實驗②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2)E溶液是 ,判斷依據是 ;
(3)寫出下列四種化合物的化學式:A 、C 、D 、F .
(09廣東卷).(分) 甲酸甲酯水解反應方程式為:
HCOOCH3(l)+H2O(l)HCOOH(l)+CH3OH(l);△H>0
某小組通過試驗研究該反應(反應過程中體積變化忽略不計)。反應體系中各組分的起始量如下表:
組分 | HCOOCH3 | H2O | HCOOH | CH3OH |
物質的量/mol | 1.00 | 1.99 | 0.01 | 0.52 |
甲酸甲酯轉化率在溫度T1下隨反應時間(t)的變化如下圖:
(1)根據上述條件,計算不同時間范圍內甲酸甲酯的平均反應速率,結果見下表:
反應時間范圍/min | 0~5 | 10~15 | 20~25 | 30~35 | 40~45 | 50~55 | 75~80 |
平均反應速率/(10-3mol·min-1) | 1.9 | 7.4 | 7.8 | 4.4 | 1.6 | 0.8 | 0.0 |
請計算15-20min范圍內甲酸甲酯的減少量為 mol,甲酸甲酯的平均反應速率為 mol·min-1(不要求寫出計算過程)。
(2)依據以上數據,寫出該反應的反應速率在不同階段的變化規律及其原因: 。
(3)上述反應的平衡常數表達式為:,則該反應在溫度T1下的K值為 。
(4)其他條件不變,僅改變溫度為T2(T2大于T1),在答題卡框圖中畫出溫度T2下甲酸甲酯轉化率隨反應時間變化的預期結果示意圖。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