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5分)4×100m接力賽是田徑比賽中一個激烈的比賽項目,甲、乙兩運動員在訓練交接棒的過程中發現,甲短距離加速后能保持9m/s的速度跑完全程,為了確定乙起跑的時機,需在接力區前適當的位置設置標記。在某次練習中,甲在接力區前s0處作了標記,當甲跑到此標記時向乙發出起跑口令,乙在接力區的前端聽到口令時立即起跑(忽略聲音傳播的時間及人的反應時間),已知接力區的長度L=20m,設乙起跑后加速階段的運動是勻加速運動。
⑴若s0=13.5m,且乙恰好在速度達到與甲相同時被甲追上,完成交接棒,則在完成交接棒時乙離接力區末端的距離為多大?
⑵若s0=16m,乙的最大速度為8m/s,并能以最大速度跑完全程,要使甲、乙能在接力區完成交接棒,則乙在聽到口令后加速的加速度最大值為多少?
如圖17(甲)所示,彎曲部
分AB和CD是兩個半徑相等的四分
之一圓弧,中間的BC段是豎直的薄
壁細圓管(細圓管內徑略大于小球的
直徑),細圓管分別與上、下圓弧軌
道相切連接,BC段的長度L可作伸
縮調節.下圓弧軌道與水平面相切,
D、A分別是上、下圓弧軌道的最高
點與最低點,整個軌道固定在同一豎直平面內.一小球多次以某一速度從A點水平進入
軌道,從D點水平飛出.在A、D兩點各放一個壓力傳感器,測試小球對軌道A、D兩
點的壓力,計算出壓力差△F.改變BC間距離L,重復上述實驗,最后繪得△F-L的圖
線如圖17(乙)所示.(不計一切摩擦阻力,g取100m/s2)
(1)某一次調節后D點離地高度為0.8m.小球從D點飛出,落地點與D點水平距離為2.4m,求小球過D點時速度大小.
(2)求小球的質量和圓弧軌道的半徑大小.
[物理——選修3-3] (15分)
(1)(5分)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A.熱現象的微觀理論認為,各個分子的運動都是無規則的、帶有偶然性的,但大量分子的運動卻有一定的規律
B.從微觀角度看,氣體壓強的大小跟兩個因素有關:一個是氣體分子的最大速率,一個是分子的數目
C.同種物質可能以晶體和非晶體兩種不同的形態出現,如金剛石是晶體,石墨是非晶體,但組成它們的微粒均是碳原子
D.一定溫度下,飽和汽的分子數密度是一定的,因而飽和汽的壓強也是一定的
E.物體吸收熱量同時對外做功,內能一定不變
(2)(10分)如圖所示,在水平面上固定一個氣缸,缸內由質量為的活塞封閉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活塞與缸壁間無摩擦且無漏氣,活塞到氣缸底距離為
,今有一質量也為
的重物自活塞上方
高處自由下落到活塞上并立即以碰前速度的
與活塞一起向下運動,向下運動過程中活塞可達到的最大速度為
,求從活塞開始向下移動到達到最大速度的過程中活塞對封閉氣體做的功。(被封閉氣體溫度不變,外界大氣壓強為
)
24.(15分)材料的電阻率ρ隨溫度變化的規律為ρ=ρ0(1+at),其中α稱為電阻溫度系數,ρ0是材料在t=0 ℃時的電阻率.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α是與溫度無關的常數。金屬的電阻一般隨溫度的增加而增加,具有正溫度系數;而某些非金屬如碳等則相反,具有負溫數系數.利用具有正負溫度系數的兩種材料的互補特性,可制成阻值在一定溫度范圍內不隨溫度變化的電阻.已知:在0 ℃時,銅的電阻率為1.7×10 8 Ω?m,碳的電阻率為3.5×10 -5Ω?m,附近,銅的電阻溫度系數為3.9×10 3 ℃-1,碳的電阻溫度系數為-5.0×10-4℃-1.將橫截面積相同的碳棒與銅棒串接成長1.0 m的導體,要求其電阻在0 ℃附近不隨溫度變化,求所需碳棒的長度(忽略碳棒和銅棒的尺寸隨溫度的變化).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