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天氣和氣候與人們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世界上許多國家已把氣候資源與社會經濟活動的決策結合起來。據此回答下題。
1.下列屬于氣候資源不同于其他自然資源的特點正確的一組是:
①具有普遍存在性;②需要技術條件和資本投入;③是一種變化中的資源;④提供原料、能源物質條件;⑤具有數值特征
[ ]
A.②③④ |
B.③④⑤ |
C.①③⑤ |
D.①②③ |
2.人們在下列部門的生產中,利用氣候資源最為廣泛的是
[ ]
A.旅游 |
B.農業 |
C.建筑、交通 |
D.鋼鐵工業 |
3.有關氣候資源開發利用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在氣候資源的開發利用上必須考慮到防災
B.由氣候要素產生的能源是重要的新能源
C.機場宜建在離城市較遠、降水較多的地方
D.目前幾乎所有的生產部門都需要開發利用氣候資源
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以圖中A、B兩地區生產的經濟作物為原料的工業分別是( )
A.麻紡織工業、畜產品加工業 B.棉紡織工業、棉紡織工業
C.造紙工業、醫藥工業 D.制糖工業、橡膠工業
2.以下有關圖中字母C所在地區的正確敘述是( )
A.位于非洲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地帶
B.位于非洲
C.世界上最長的運河位于它的西側
D.屬于亞洲國家
3.以下有關乙圖所示國家發展商品谷物農業優勢區位條件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地勢平坦廣闊 B.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和多雨
C.水源充足 D.土壤深厚、肥沃
4.乙圖中D城市形成的最主要區位條件是( )
A.工業歷史悠久 B.雄厚的農業基礎
C.充足的光照 D.豐富的石油資源
讀“東北地區”圖,結合所學知識,完成各題:
D地的資源有:
A、鐵礦 B、煤炭 C、石油 D、森林
關于東北地區農業布局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甲、乙、丙地區是東北主要的水稻區。
B、ABC 區是東北的主要的林業和特產區。
C、BC是我國最大的林區。
D、FEG三河交匯地區是三河牛和三河馬的主要分布區。
下列關于東北地區的說法正確的是:
A、東北地區農業生產的季節性強制約了農村的綜合發展件。
B、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該地區生長期長,利于養分積累是東北大米質量優越的重要原因。
C、與我國主要農業區相比,熱量條件無論怎么看都是我國東北地區的劣勢。
D、氣候寒冷、病蟲害少;幾乎不需施用農藥,農產品具有天然的綠色優勢。
東北作為我國傳統的大豆主產區,其突出的區位優勢是:
A.靠近市場 B.光熱充足 C.土地肥沃 D.水源豐富
黑土和沼澤是東北地區生產潛力較大的兩種土壤。但是,在東北土地資源開發的過程中,它們面臨著不同的問題。因此,做好黑土和沼澤土的整治工作,關系到東北地區農業能否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問題。據此回答下面試題。
6.東北地區的土壤,按自然肥力由高到低排列正確的是()
A.黑土、沼澤土、黑鈣土
B.黑土、黑鈣土、棕壤
C.沼澤土、黑鈣土、黑土
D.黑土、黑鈣土、沼澤土
7.下面關于東北地區黑土和沼澤土的敘述,比較合理的有()
①黑土面臨的問題主要是水土流失和肥力下降;沼澤土面臨的主要問題是水分過多、通氣不良、養分不平衡②黑土的合理利用主要在于水土保持和黑土培肥;沼澤土的開發主要在于土壤改良和保護③黑土有機質含量少,質地疏松;沼澤土有機質含量多,質地黏重④黑土區是我國玉米帶的主要土壤;沼澤土是東北地區水稻產區的主要土壤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8.東北地區有機質含量最高的土壤是()
A.黑土B.黑鈣土 C.沼澤土D.褐土
9.東北地區的土壤與其分布區組合正確的是()
A.三江平原——沼澤土、黑土
B.松嫩平原——黑土、黑鈣土、沼澤土
C.遼河平原——沼澤土、黑土
D.小興安嶺——黑土、黑鈣土
10.黑土培肥和沼澤土改良的主要措施分別是()
A.增施有機肥料和植樹造林
B.植樹造林和防洪治澇
C.秸稈還田和土壤熟化
D.增施有機肥料和防洪治澇
11.沼澤遭破壞,可能產生的后果有()
A.沼澤化、鹽堿化面積擴大
B.氣候干旱,土地荒漠化加劇
C.河川徑流量減少,地下水位上升
D.生態環境破壞,動植物資源減少
讀“我國某果品(蘋果)企業發展示意圖”,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題。
(1)簡述該企業2002年與1992年相比在產品銷售方面的主要變化: 。
(2)生產基地①是歐洲市場最為走俏的某蘋果品種的全世界第四塊優產區,與基地②相比:
該區域發展蘋果種植業的氣候資源優勢是: 、 ;其他優勢: 、 、 ;不利的自然區位因素是: 。
(3)該企業的經營模式是公司+基地+農戶+市場,下列有關該經營模式敘述正確的是
A.該模式實現了農業生產的專業化、規模化 B.市場決定了基地的蘋果生產品種和規模
C.企業總部遠離生產基地,不利于市場信息的反饋 D.有利于農業技術和良種的推廣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