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讀我國西南某地區主要鐵路分布圖,回答以下4題。
3.圖中①②③④四條鐵路線中,受地質災害影響最小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圖中鐵路線⑤于1997年12月25日全線通車并投入運營,是我國首條公司化合作的鐵路。影響該鐵路走向最主要的區位因素是:
A.自然因素 B.政治因素 C.科學技術因素 D.經濟因素
5.在圖中M、N兩城市的商業網點,居民能買到鮮活的海產品,其主要原因是:
①交通運輸技術的進步 ②包裝技術的進步
③冷凍、保鮮技術的進步 ④擁有商品經濟發達的廣闊腹地
⑤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6.我國西南交通網絡的建設,正朝著水陸空三位一體、國際化的方向發展。這有利于:
①提高我國經濟的對外開放水平 ②發展我國與西南鄰國的睦鄰友好關系
③促進我國西南地區的開發和發展 ④維護東南亞各國的經濟主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該圖為我國華北地區某鄉駐地及周邊部分轄區示意圖,經勘探發現圖示區域有儲量豐富的大煤田。結合圖示,分析回答6~8題。
1.隨著對煤炭資源的大規模開采利用,圖示區域發生的變化可能有( )
①鄉駐地逐漸發展成為新興的工礦城市
②經濟結構會由以種植業和林果業為主發展為以工礦業為主
③居民數量迅速增加,多從事工礦業和服務業
④交通狀況會有明顯的改善,內外聯系更加便捷
⑤生態環境有可能惡化,植被減少,水資源被污染,空氣質量下降
A.①②⑤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2.圖示區域除了通過鐵路、公路等直接向外運輸煤炭外,還將煤炭轉化為電能輸出。下列
敘述正確的是( )
A.不可以把坑口電站建在①處
B.可以把坑口電站建在②處
C.將煤炭轉化為電能輸出可以減輕交通運輸壓力
D.將煤炭轉化為電能輸出可以減輕當地的環境污染
3.經過幾十年的開采,圖中區域煤炭資源幾近枯竭。為促進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該區域規劃產業結構調整,可行的措施有( )
A.優化能源基地工業結構,縮短產業鏈
B.發展新興工業和第三產業
C.尋找石油、天然氣等替代資源
D.提高農業地位,大面積種植水稻
交通為人類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交往提供了必要條件。古今中外,人們都十分重視交通建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從公元前220年開始,(秦朝)建造了以咸陽為中心呈一巨大弧形向北面、東北、東面和東南輻射的一批稱為馳道的帝國道路。在漢代,隨著帝國的擴張,道路系統大為擴大。(摘編自《劍橋中國秦漢史》)
2009年5月2日,考古學家在宜賓縣考察了始建于秦朝的五尺道。自秦以來,該處就是由四川到云南的重要通道。專家認為這段約350米的道路保存完好,具備了申報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條件。(據《華西都市報》2009年5月5日第12版)
(1)根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分子秦朝道路系統的修建在當時有何影響。分析材料中五尺道的歷史價值和申報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有利條件。
材料二
“二呀那二郎山,哪怕你高萬丈,解放軍,鐵打的漢,下決心堅如鋼,要把那公路修到那西藏!……公路通了車,運大軍,守邊疆。開發那福源,人民那享安康。前藏和那后藏,真是呀好地方,無窮的寶藏沒開采,遍地是牛羊。森林草原那到處有,人民財富不讓侵略者他來搶。要鞏固國防,先建設邊疆,帳篷變高樓,黃山變牧場。”(《歌唱二郎山》)
(2)材料二是20世紀50年代起流行的歌頌康藏公路建設的歌詞。根據歌詞概括康藏公路發揮了那些積極作用。
材料三
(3)根據表概述1870—1910年世界航運業發展狀況。利用表提供的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圖中所呈現趨勢的原因。
材料四
材料五
交通可以縮小時空距離。不同形式和層次的交通運輸網,使不同地域間相互交流、聯系,實現互補。今日世界交通運輸聯系不僅僅局限于一國之內,而且擴大到國與國之間、洲與洲之間。交通建設要受控于地理環境,亦深刻影響著地理環境。
昆曼公路北起中國昆明,經西雙版納進入老撾,南止于泰國曼谷,長達1850千米,有“21世紀新絲綢之路”之稱。沿途復雜多樣的自然環境,顯著的地域差異鑄就了這條斑斕的彩帶。
(4)運用所學交通運輸網知識、地域差異地理知識,說明昆曼公路對四川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
(5)簡述昆曼公路穿越地區的自然環境特征。
(6)分析該區域不利自然條件對昆曼公路建設的影響,并列舉兩例修將該公路可能給沿線地區帶來的生態環境問題。
材料六
國民經濟各部門存在密切聯系。據測算,建設1公里高速公路要消耗鋼材500-1500噸、水泥4000-12000噸,平均消耗瀝青1900噸。新增100億元投資可帶動400億元的投資規模。在建設周期內每億元高速公路建設可創造就業崗位3900個。2009年,我國鐵路建設投資6000億元,消耗鋼材2000萬噸、水泥1.2億噸,可創造600萬個就業崗位,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可達1.5個百分點。
材料七
交通運輸是制約西南地區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四川省針對其在西南地區的區位特點和省情,在建設西部經濟發展高地的過程中,著力打造貫通南北、連接東西、通江達海的西部綜合交通樞紐。2008年四川省境內新開工鐵路建設項目投資規模1087億元,開工建設高速公路項目總投資767億元。2009年四川省交通建設預計完成投資580億元。
(7)運用所學經濟常識,說明四川省打造西部綜合交通樞紐的經濟意義。
(8)運用普遍聯系的觀點,分析說明四川省打造西部綜合交通樞紐的正確性。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