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Ⅰ.2011年4月27日某市工商局查獲400克袋裝中老年補鈣營養奶粉1 401包。這種奶粉被鑒定為所含亞硝酸鹽殘留量高出正常值7.8倍,長期食用可能致癌。已知NaNO2能發生如下反應:2NaNO2+4HI===2NO↑+I2+2NaI+2H2O。
(1)上述反應中氧化劑是_____,若有0.75 mol的還原劑被氧化,則被還原的氧化劑有_____mol。
(2)根據上述反應,可以用試紙和生活中常見的物質進行實驗,以鑒別NaNO2和NaCl,可選用的物質有:①自來水;②淀粉碘化鉀試紙;③淀粉;④白糖;⑤食醋;⑥白酒。進行實驗時,必須選用的物質有____________。
(3)某工廠廢切削液中含有2%~5%的NaNO2,直接排放會造成污染,下列試劑中_____(填序號)能使NaNO2轉化為不引起二次污染的N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標出電子轉移的數目和方向)。
①NaCl ②NH4Cl ③H2O2 ④濃H2SO4
(4)下列離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________。
A.NH Cl- OH- CO
B.Fe2+ NO3- Cl- H+
C.CH3COO- NH H+ Cl- D.CH3COO- Na+ Cl- SO
Ⅱ.實驗室為監測空氣中汞蒸氣的含量,往往懸掛涂有CuI的濾紙,根據濾紙是否變色或顏色發生變化所用去的時間來判斷空氣中的含汞量,其反應式為
4CuI+Hg===Cu2HgI4+2Cu。
(1)上述反應產物Cu2HgI4中,Cu元素是________價。
(2) CuI可由Cu2+與I-直接反應制得,請配平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Cu2++
I-===
CuI+
I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為了研究Cu與濃H2SO4的反應,設計如下實驗探究方案(裝置中的固定儀器和酒精燈均未畫出)
實驗選用細銅絲、98.3%H2SO4、品紅溶液、澄清石灰水、CC14、NaOH溶液等藥品,銅絲被卷成螺旋狀,一端沒入濃H2SO4中,另一端露置在液面上方。
以下是該學習小組部分交流記錄及后續探究實驗的記錄。
材料一:小組交流滴錄
學生1:加熱前,無現象發生;加熱后,液面下銅絲變黑,產生氣泡,有細小黑色顆粒狀物質從銅絲表面進入濃硫酸中,黑色物質是什么?值得探究!
學生2:我也觀察到黑色顆粒狀物質,后來逐漸轉變為灰白色固體,我想該灰白色固體極有可能是未溶于濃硫酸的CuSO4。
學生3:你們是否注意到液面以上的銅絲也發黑,而且試管上部內壁有少量淡黃色S固體凝聚,會不會液面以上的銅絲與硫發生了反應,我查資料發現:2Cu+S=Cu2?S(黑色)。
材料二:探究實驗剪輯
實驗1:將光亮的銅絲在酒精燈火焰上灼燒變黑,然后插入稀硫酸中,銅絲重新變得光亮,溶液呈藍綠色;將光亮的銅絲置入加熱的硫蒸氣中變黑,然后插入稀硫酸中無變化。
實驗2:截取濃硫酸液面上方變黑的銅絲,插入稀硫酸中無變化;將濃硫酸液面下方變黑的銅絲,插入稀硫酸、黑色明顯變淺,溶液呈藍綠色。
實驗3:將溶液中的黑色顆粒狀物質,經過濾、稀硫酸洗、蒸餾水洗、干燥后放入氧氣流中加熱,然后冷卻,用電子天平稱重發現質量減少10%左右。
根據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D、E兩支試管中CC14的作用是 ;
(2)加熱過程中,觀察到A試管中出現大量白色煙霧,起初部分煙霧在試管上部內壁析出淡黃色固體物質,在持續加熱濃硫酸(沸騰)時,淡黃色固體物質又慢慢地消失。寫出淡黃色固體消失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
(3)對A試管中的濃H2SO4和銅絲進行加熱,很快發現C試管中品紅溶液褪色,但始終未見D試管中澄清石灰水出現渾濁或沉淀。學生1猜想是由于SO2溶解度較大,生成了Ca(HSO3)2的緣故。請你設計實驗驗證學生1的猜想
;
(4)根據上述研究,結合所學知識,你認為液面下方銅絲表面的黑色物質成分是 ;(寫化學式)Ks5u
(5)反應完全后稀釋溶液呈酸性,學生2猜想反應中濃硫酸可能過量,請你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以驗證稀釋后的溶液由于硫酸過量呈酸性, 。
Ⅰ.2011年4月27日某市工商局查獲400克袋裝中老年補鈣營養奶粉1 401包。這種奶粉被鑒定為所含亞硝酸鹽殘留量高出正常值7.8倍,長期食用可能致癌。已知NaNO2能發生如下反應:2NaNO2+4HI===2NO↑+I2+2NaI+2H2O。
(1)上述反應中氧化劑是_____,若有0.75 mol的還原劑被氧化,則被還原的氧化劑有_____mol。
(2)根據上述反應,可以用試紙和生活中常見的物質進行實驗,以鑒別NaNO2和NaCl,可選用的物質有:①自來水;②淀粉碘化鉀試紙;③淀粉;④白糖;⑤食醋;⑥白酒。進行實驗時,必須選用的物質有____________。
(3)某工廠廢切削液中含有2%~5%的NaNO2,直接排放會造成污染,下列試劑中_____(填序號)能使NaNO2轉化為不引起二次污染的N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標出電子轉移的數目和方向)。
①NaCl ②NH4Cl ③H2O2 ④濃H2SO4
(4)下列離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________。
A.NH![]() ![]() | B.Fe2+ NO3- Cl- H+ |
C.CH3COO- NH![]() | D.CH3COO- Na+ Cl- SO![]() |
(14分)I、通過火法冶金煉出的銅是粗銅,含雜質金、銀、鐵、鋅等金屬和少量礦物雜質(與酸不反應)。制作電器及其他儀器產品時必須要求是純銅,為此以硫酸銅溶液為電解液,用電解的方法實現了粗銅的提純。
表:幾種物質形成沉淀時的pH
物質 | Fe(OH)2 | Fe(OH)3 | Zn(OH)2 | Cu(OH)2 |
開始沉淀時的pH | 7.6 | 2.7 | 5.7 | 4.7 |
完全沉淀時的pH | 9.7 | 3.7 | 8.5 | 7.3 |
(1)在精煉銅時,陰極電極反應方程式為 ;金、銀以單質的形式沉積在電解槽 (填“陽極”或“陰極”)的槽底。
①試劑a最好選用 (填寫序號),加入試劑a的目的是 。
a、氯水 b、高錳酸鉀溶液 c、硝酸 d、雙氧水
②操作①是 ,根據上表數據分析,除雜方案中能夠除去的雜質金屬陽離子是 (填化學式)。
II、重金屬離子對河流海洋等會造成嚴重的污染。某化工廠產生的廢水(pH=2.0,密度為1g?mL-1)中含有Ag+、Pb2+等重金屬離子,其濃度約為0.01mol?L-1,排放前擬用沉淀法回收這兩種金屬,查找有關數據如下:
難溶電解質 | AgI | AgOH | Ag2S | PbI2 | Pb(OH)2 | PbS |
Ksp | 8.3×10-17 | 5.6×10-8 | 6.3×10-50 | 7.1×10-9 | 1.2×10-15 | 3.4×10-28 |
(1)你認為往廢水中投入 (填字母序號)沉淀的效果最好
a、NaOH b、Na2S c、KI d、Ca(OH)2
(2)如果用生石灰處理上述廢水,使溶液的pH=8.0,處理后的廢水中c(Pb2+)=
高氯酸銅[Cu(C1O4)2·6H2O,摩爾質量:371 g/mol]易溶于水,120℃開始分解,常用于生產電極和作燃燒的催化劑等.實驗室制備少量高氯酸銅的步驟如下:
(1)制備純凈的硫酸銅稱取15 g粗CuSO4(含Fe2+)放人小燒杯中,加入50 mL蒸餾水,攪拌.滴人少量稀硫酸,再滴加2 mL 3%的H2O2溶液,充分反應.將溶液冷卻,逐滴加入0.5~1 mol·L-1的NaOH溶液,直到pH=3.5~4,過濾,濾液轉移到潔凈的蒸發皿中,用稀硫酸將溶液pH調至1-2,再經蒸發、結晶、洗滌、晾干得精制的硫酸銅晶體.
①加入酸化的過氧化氫溶液,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
②過濾與蒸發過程中都用到的玻璃儀器是________.
(2)用(1)制得的精制硫酸銅晶體,制備高純度的Cu(C1O4)2·6H2O,請補充實驗步驟.該實驗可選用的試劑有:70%HClO4溶液,Na2CO3·OH2O,鹽酸酸化的氯化鋇溶液.
a.稱取7.0 g CuSO4·5H2O和8.0 g Na,CO3·10H2O,混合研細后,投入100 mL沸水,快速攪拌,靜置得綠色沉淀.
b.過濾,用少量蒸餾水洗滌沉淀________次.
c.用________檢驗沉淀是否洗滌干凈.
d.在沉淀中慢慢滴加70% HC1O4溶液,攪拌至________為止.
e.過濾,得藍色高氯酸銅溶液.
f.在通風櫥中蒸發至不再產生白霧,繼續蒸發至有晶膜出現,________,得藍色晶體.
g.60℃下,在烘箱中干燥2h,得Cu(C1O4)2·6H2O晶體8.4 g.
①補充實驗步驟b、c、d和f.
②本次實驗產率為________.
③某溫度下,高氯酸銅同時按兩種方式分解:
Cu(C1O4)2CuCl2+4O2↑(A)
2Cu(ClO4)22CuO+7O2↑十+2C12↑(B)
若測得V(O2)/V(Cl2)=n,則按(A)式分解的高氯酸銅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用含n的代數式表示).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